新起点
生活史理论
2020-04-01 14:07:36

生活史理论(Life History Theory)在演化生物学以及生态学上是指有关生物体生活史及生命周期的理论。经过长时间的演化,不同的生物体往往会在繁殖期以及繁殖行为、寿命等方面取得一定平衡,拥有从出生、生长、繁殖,再到死亡的独特生活史。生活史理论的研究者试图通过对不同生物体生活史的研究对他们解剖学和行为学上的现象进行解释。

根据生活史理论,生物体的生活史有7个最重要的特征(trait):出生时的大小;生长模式;成熟时的年龄和大小;后代的性别比例、大小,以及数量;繁殖投资(按大小和年龄);死亡时间分布(按大小和年龄);寿命。

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生物体会拥有具独特特征的生活史。这个过程称为“权衡”(trade-off),比如,生物体在进化上会倾向于获得最大的体型或最大的寿命,或倾向于繁殖更多后代或提升后代的生存率。在生活史中的繁殖上,会分为两种模式:r模式和K模式。r模式的r指增长率,K模式的K则是指生态系统的最大容纳量。选择以r模式繁殖的生物会一次产生许多后代,以保证快速增长,但后代的存活率一般不高,比如蒲公英就是r模式的典型。而选择以K模式繁殖的生物后代数目相对较少,但因增加了对单个后代的投入,后代的生存率也会提高。灵长类动物就采用了K模式的繁殖。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