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担仔面
2020-04-01 01:42:02

担仔面(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tànn-á-mī)是一种发源于台湾台南的小吃。“担仔(tànn-á)”即台湾话“挑肩担”之意。2017年,台南市文化局举办台南文化关键词推荐活动,担仔面成为网络票选第一名的推荐关键词。

担仔面发源时间相传为清末光绪年间,创始者为台南的洪芋头。台南海边清明时节常有暴雨,夏季常有台风侵扰,风雨交加导致不易出海捕鱼,生计顿时艰困。台湾话称收入不佳的淡季为“小月(sió-gue̍h)”,以捕鱼为业的洪芋头在无法出海捕鱼的“小月”,常于台南水仙宫前挑着扁担,叫卖面食,以度过“小月”,并自名“度小月担仔面(台湾话:Tōo-sió-gue̍h tànn-á-mī)”,书写在摊前所吊的灯笼上,其简单又美味的料理方式于2017年度获得国际洁净美食奖项A.A. Taste Awards的肯定。担仔面曾出现在总统府的国宴和飞机餐点,。曾被台南市民称为“国宝”食物。

度小月担仔面开设于光绪二十年(1895年),现今在台南地区有许多店家,老店集中于台南市中正路上。

这道面食的主要成分为:面条或米粉、豆芽菜、香菜、蒜泥、五印醋、虾仁、少许汤汁以及独门肉燥。担仔面通常略贵、量少(约仅成人两口分量),是所谓“食巧毋食饱”(台湾话:Tsia̍h khá m̄ tsia̍h pá。台湾俗谚:吃得精致而不吃饱)的点心而非正餐。

台南担仔面最早被归为“点心”,原因是台湾气候非常适合种植稻米,只有很少数地方种植小麦(主要在台中大雅区一带),直到台湾战后时期之初,台湾本省人的主食都是米饭,面只是副食品,做点心、小吃食用。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