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Ju 88轰炸机
2020-04-03 21:41:46

容克斯Ju 88(Junkers Ju 88)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纳粹德国空军(Luftwaffe)所使用的双活塞式引擎中型军用机,从1939年开始服役到1945年。于1930年代中期由容克斯飞机与发动机制造厂的总设计师胡戈·容克斯(Hugo Junkers)亲手设计出来。

Ju 88是纳粹德国空军在二次大战期间所使用的标准战斗用飞机之一。在战争中担任过许多不同的任务,被昵称为全方位工作机(The Maid of all Work),又被称为万能博士。它在大战期间成功地服务于多种目标,是用途最广泛的飞机之一。最初目标是作为快速轰炸机与俯冲轰炸机。后续的多种修改让它成为长程轰炸机、鱼雷轰炸机、水雷布雷机、海面或长程侦察机、气象观察机、战斗轰炸机、驱逐机、夜间战斗机、坦克杀手、地面攻击机等角色,在战争末期甚至曾改装为飞行炸弹。尽管在开发过程受到种种的延误,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总生产了14,882架Ju 88,其生产数量远超过德国任何其它双引擎军用机。Ju 88成为德国空军宝贵资产,也是德军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武器生产计划之一。

整个生产过程中,尽管Ju88有几十种衍生机种,但其基本架构却始终未曾更动,证明其原始设计品质的优越性。

1935年8月,帝国航空部认为空军需要一种三人座、可挂载800到1,000千克(1,760-2,200磅)炸弹的高速轰炸机。容克斯在1936年6月进行初步设计并且建造出2架原型机(工厂序号4941与4942),配备了2具戴姆勒·奔驰DB 600(Daimler-Benz DB 600)发动机,拥有2,000千米的航程。接下来3架(工厂序号4943,4944与4945)则配备了Jumo 211发动机。

与前2架原型机不同,这3架在驾驶员座舱后方装置3座武装防御点,并且可以挂载2枚1,000 kg(2,200 lb)炸弹。这5架照惯例采用向后收回的起落架,但第6架则采用新型单脚起落架,可扭转90°收回机身与美军P-40战斗机完全相同。这项特征在主起落架回收机轮时能收至支架下端之上,并成为所有Ju 88标准配备。杯状弹簧垫圈也安装在单脚起落架支柱内部,作为起降的主要减震方式,就在此时Ju 88准备定为成重型俯冲轰炸机同时将主翼给予强化并且安装俯冲制动器,机身予以延长并将乘员增加为4名。尽管有这些改良,Ju 88在战争中还是定位成中型轰炸机(Medium bomber)。

在螺旋桨的后方也是在发动机的前方,安装环状散热器作为Ju 88的引擎冷却系统,同时也将机油冷却器与引擎冷却装置整合至环状散热器内;设计的目地是为了将冷却液的管路缩到最短,这种设计风格可以在Ar 240驱逐机、He 177轰炸机、He 219战斗机、Fw 190战斗机等Dora系列与双引擎的Focke-Wulf Ta 154等机型上看到。

Ju 88V1原型机;民间代号“D-AQEN”,于1936年12月21日进行首飞,由赫尔曼·戈林负责驾驶,首飞速度可达580 km/h(360 mph),这让德国空军对其优秀性能感到兴奋。他们希望Ju 88可以成为德国空军梦寐以求的快速轰炸机。它的机身外型极其流线型与Do 17轰炸机的设计概念及其类似,这让它的飞行速度优于1930s年代晚期的战斗机,让它借由高速的优势可以迅速的摆脱敌机的追击,故Ju 88并未太注意武装系统方面。

在1939年3月,第5架原型机创下了以挂载2,000 kg(4,410 lb)炸弹的情况下,以517 km/h(320 mph)时速下飞行1,000 km(620 mi)圆圈飞行记录。此时德国空军欲赋予Ju 88各种特色(其中包括俯冲轰炸)而加以调整,使得其最高极速下降到450 km/h(280 mph)。德国空军为了对抗英国防空气球的威胁,故在Ju 88 V7机鼻安装能切断钢缆的设备,结果测试效果极佳。V7机鼻设备随后变成Ju 88 A-1的标准配备,并且完成了在机鼻下方的Bola机枪防御设备,同时也进行一系列的250 kg(550 lb)与500 kg(1,100 lb)的俯冲轰炸试验。在1938年10月3日,V8机身号码“DG+BF”,工厂序号“4948”进行首飞,至于V9与V10这两型原型机则是借由A-0机型开发出来。A-1系列的原型机工厂序号分别为0003,0004与0005。A-1则是配备Jumo 211B-1或G发动机。

此时Ju 88的尺寸和各项性能已与He 111极为接近,甚至同样主要使用容克斯自家的Jumo 211发动机,抢夺战争资源,帝国航空部开始考虑是否有需避免为这两种性能相近的轰炸机分割有限的资源。Jumo的董座—Heinrich Koppenberg博士在1938年秋季向戈林保证,虽然亨克尔111有更优秀的气动性能,但容克88机体设计简洁,制造工艺为大批量生产优化,生产线建立后,每个月可以生产300架;此时德国正在策划入侵英伦的海狮计划,预定将于1940年夏季实施,空军元帅戈林急需扩充其轰炸机群,偏爱易大量生产的Ju 88 A-1衍生型。但由于开发的过程中问题频出,导致生产严重耽误,预定Ju 88是在1938年服役生产,问题频传的结果让生产线每个礼拜只能交付1架Ju 88,故到1939年波兰战役爆发时只有12架Ju 88可投入作战序列。至1940年初月产量终于达到150架,以致7月不列颠空战初始期,德国空军轰炸机主力仍是亨克尔111,至1941年容克88才批量出现在轰炸机群中。

又因为戈林只关心Ju 88轰炸型的产量多寡,故1940年初进行的Ju 88C重战机开发计划,并没有知会他。

不过在1941年苏德战争开始后,各国作战飞机成为了消耗品,容克88的高生产效率优势显现,战争初、中期可及时弥补包括亨克尔111在战场的损耗,因此得到帝国航空部青睐,成为德国空军宝贵资产,在资源调配上获得更高的优先级,月产量飙升。

1939年早期,A-0总计生产10架预产机型并编成Erptobungskommando 88,结构与Ju 88 V10颇为类似。

A-1结构与A-0颇为类似并配备3叶型VDM螺旋桨,但受到开发成功的Ju 87所影响,德国空军兵器生产总监(Generalluftzeugmeister)恩斯特·乌德特下令位于德绍的容克开发中心将Ju 88开发为俯冲轰炸机。Ju 88虽然可挂载大量的炸弹在60°的角度进行俯冲轰炸,但对强化过后的机身而言;俯冲轰炸对机身负荷还是太大了。1939年底,生产60架A-1到隔年1940年时生产速度虽然提升到月产300架飞机但还是产量不足。 A-2的结构与A-1颇为类似并配备火箭推升装置,A-3教练机配备双重控制装备,A-5机翼从18.37m(60 ft 3¼in)延长到20m(65 ft 7½in)并强化炸弹架。 A-4是A系列中最重要的机种并延用A-5的新式机翼,引擎采用容克Jumo211J-1或Jumo211J-2发动机,为保护飞行员故针对驾驶舱配置装甲。A-4/Trop属于热带沙漠型,配备遮阳板、水箱和沙漠求生设备。武装系统:机鼻区域1挺7·9mm MG 81Z机枪;前卫开火的1挺13mm MG 131或双连装的MG 81Z机枪;座舱后卫开火的双连装MG 81Z机枪;机腹吊舱后卫开火的1挺MG 131或MG 81Z机枪。挂弹量:内部挂载10枚50kg(110 lb)SC50炸弹或外部挂载4枚250kg(550 lb)SC250炸弹(SC250 bomb)或2枚500kg(1,100 lb)SC500炸弹,如果弹舱不装炸弹可在外部挂载4枚500kg(2,200 lb)SC500炸弹。

A-6结构与A-5与颇为类似,但A-6在机鼻区域加装防空气球钢缆切断装置,为了平衡重心故在机尾增重60kg(132 lb),A-6/U3人座型海上侦察机,由于安装FuG 200 荷恩特非对海平面搜索雷达(Hohentwiel (Radar)),故将机腹吊舱移除。

Ju 88C的目地即为战轰机与驱逐机,由Ju 88 V7原型机修改过来的C-2则是首批进入大量生产机型,采用容克Jomo211B-1发动机,最大推力达1,200 hp;最大极速为502km/h(312 mph)。C-2与Bf 110战机同一时间进入德国空军服役,但Ju 88飞航距离比后者多出一倍有余。

武器装配在金属机鼻上并在驾驶舱区域安装11-mm装甲隔舱,同时保留A系列轰炸机挂弹能力与垂直尾翼的特征,但删除乘员隔间舱下面的机舱部位,这成为Ju 88C的主要特征。

由于1940年英国开始针对德国进行夜间轰炸;由于那时夜间只有防空炮可用。故于7月20日,戈林下令尤瑟夫。康夫伯(Josef Kammhuber)中将成立夜战部队,并将被昵称为黄蜂的第1驱逐机联队(Zerstörergeschwader 1;简称:ZG 1)第1大队改编为第1夜间战斗机联队(Nachtjagdgeschwader 1;简称:NJG 1)第1大队。其中C-2主要是以A-1修改过来的第一款夜间战机,在机鼻部位配置1挺20 mm MG FF机炮与3挺7.92 mm(.312 in)MG 17机枪,首批12架C-2进入KG 30的驱逐机单位服役并于1940年7月改编为NJG 1第2大队。 C-3采用BMW 801A型发动机的实验机型。 C-4由A-4机型修改过来,故机翼长度由先前的59 ft.10¾in延长到65 ft.10½in。在1941年时,该型约生产66架。

1941年底时,C-6进行服役并且在机腹配备1挺MG FF机炮与3挺MG 17机枪火力夹舱,采用容克Jomo211J发动机。C-6a是驱逐机型,C-6b则是夜战机型则配备空用FuG 202光明石BC(FuG 202 Lichtenstein BC)拦截雷达。C-6b首批4架在1942年初于NJG 1进行测试,结果令人满意并迅速投产。在1943年10月将雷达系统升级为FuG 212光明石C-1(FuG 212 Lichtenstein C-1),在1944年升级为FuG 220光明石SN-2(FuG 220 Lichtenstein SN-2)。少数C系列战机会在机鼻彩绘轰炸机特有的甲虫眼(beetle's eye)图案,让盟军的飞行员误认为轰炸机导致在交手初期蒙受一定的损失。在1942年时,Ju 88C-6型则总计生产257架飞机。

C-7战轰机型,C-7a可在弹舱内挂载1,100lb炸弹。C-7b如果包括机翼下方派龙架可携带达3,300lb炸弹。C-7c采用BMW 801A型发动机,但该机属于驱逐机型并无挂弹能力,并在机鼻部位配置2挺MG FF机炮与3挺MG 17机枪。

D型采用Jumo 211B-1发动机,至于D-1原先计划是采用更具威力的Jumo 211J发动机,但后来因故取消。D-2量产型则采用Jumo 211B-2、G-1、H-1发动机。

R型是以Ju 88 C-6b为基础开发出来的夜间战机,它选用BMW 801气冷发动机。R-1配备1,560 PS BMW 801L发动机至于R-2则选用1,700 PS BMW 801 G-2发动机。当德国空军面临重大损害的时候,第一架服役的R-1(Werknummer 360043)服役了。在1943年5月9日,夜战机驻防于挪威的10./NJG 3,叛逃至英国皇家空军基地也就是阿伯丁机场,沿途由喷火式战机一路护送到降落为止·机上的机组人员与电子设备都完好如初·它立刻被转移到范堡罗机场(Farnborough Airfield),并且被编号为(PJ876)并接受其严格的测试.当初德国空军判定是失事,一直到监听到飞行员Heinrich Schmitt中校与Paul Rosenberger和Erich Kantwill等两位士官长的在英国心战室喊话才知道他们叛逃了,飞机现存于伦敦皇家空军博物馆(RAF Museum)内·

之前的Ju 88夜战机版本都是由A系列机身修改而来的· G型是针对夜战机的需求而开发出来的。

G-1为了加强机身防御力故安装Ju 188的垂直尾翼,同时强化武装系统并配备1,700 PS BMW 801发动机。电战系统为FuG 350 Naxos或弗伦斯堡被动雷达侦测器(FuG 227 Flensburg)并把FuG 220 Lichtenstein SN-2 90 MHz VHF雷达做为标准装备。

G-6c则是配备1,750 PS Jumo 213A发动机A V12发动机,加大油箱并安装1座俗称爵士乐双连装的MG 151机炮倾斜式机炮,它的射击角度是向上射击70°。G-7是配备加装喷水加力器(Methanol-Wasser 50;简称:MW 50)的Jumo 213E发动机,这让它的起飞推力达1,800 hp。G-7a的电战系统为FuG 220利希滕施泰因SN-2 90 MHz VHF雷达,G-7b的电战系统为FuG 218 Neptun radar 5型雷达,G-7c则可携带FuG 240柏林N-1雷达但仅量产区区10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终战日(V-E Day)之前,有大约10-20架Ju 88 G系列是配备适合在高海拔作业的Junkers Jumo 213E发动机,它的配备FuG 218 Neptun V/R或是更优秀以30 GHz频率的FuG 240 Berlin N-1谐振腔磁控管(cavity magnetron)雷达。许多德国空军的夜战王牌,例如击落110架敌机的黑穆特·兰特与击落87敌机的海因里希·祖·塞因·维特根施坦因(Heinrich Prinz zu Sayn-Wittgenstein)始终都是飞行这款飞机。

大日本帝国海军则以Ju 88为范本,开发出可用于反潜作战与海域巡逻为目的的东海轰炸机(Kyūshū Q1W),盟军代号为“Lorna”。

H型是以D-1与G-1这两种机型为基础,修改过来的超长距离侦察机,机身与D型颇为类似,为了安装电战装置故将机腹吊舱给予移除并延长机身到17.75m(57 ft 10¼ in)。机翼与发动机则沿用G-1,这样子的改变使得最大航程达到5,150 km(3,200miles)。

P型被定位为反坦克攻击机,由A系列修改过来可在机腹选择安装一挺50 毫米(2 in)或一挺75 毫米(2.95 in),或两挺37 毫米(1.46 in)空用机炮。

S型以Ju-88A-4机身修改过来但删除Bola吊舱,促使机鼻外型平滑化并加装GM-1氮气注入器,是所有机型中最快的。

T型长距离侦查机,三人座型·

二次大战爆发时,只生产了12架Ju 88并分配到位于伊法(Jever)的第25轰炸机联队(KampfGeschwader 25;简称:KG 25)的第一大队。48小时后,希特勒宣布入侵波兰。2天后,也就是1939年9月3日,英国随即对德宣战;同时第二航空舰队下令位于易北河由汉斯·斐迪南·盖斯勒(Hans Ferdinand Geisler)所领导的第10航空军(10th Air Corps (Germany))。针对在北海区域活动的英国皇家海军进行搜索与摧毁。

由于盖斯勒麾下的打击主力是素有雄狮称号的第26轰炸机联队(Kampfgeschwader 26;简称:KG 26),而KG 26操作He 111轰炸机有超过半数投入波兰战役中,故西线方面KG 26正处于空窗期的情况。在1939年9月7日,空军上将(General der Flieger)黑穆特·费米(Hellmuth Felmy)决议将KG 25取消番号,并改编为第30轰炸机联队(Kampfgeschwader 30;简称:KG 30)的第一大队,该联队也就俗称的老鹰联队,并同意让新成立的大队能在西线继续进行飞训,而该大队也从伊法开拔到威斯特兰(Westerland, Germany)的叙尔特岛上继续训练。

费米否决要求Ju 88支援轰炸的要求,也呈文给柏林空总希望Ju 88布署的数量达到联队规格时再投入实战,不要把数量稀少的Ju 88轻易的消耗掉,然戈林却对此不以为然并表示:

Ju 88已经准备够久了。该机需要的是一次成功的打击表现来建立它的声誉。

1939年9月26日早晨,隶属于第106海上侦察大队第2中队的Do 18(Dornier Do 18)从诺德奈(Norderney)起飞进行北海侦察任务。突然之间,在云层缺口处发现有一支庞大的舰队航行,当侦察飞行飞越舰队时发现到胡德号与声誉号(Renown class battlecruiser)等2艘战巡以皇家方舟号空母为中心组成一支战斗群,其中还包括数艘巡洋舰与驱逐舰以及旗鱼号(HMS Spearfish (69S))潜艇,侦察机随急立刻发出紧急电报回传叙尔特岛。

侦察机报告传回基地时,司令部下令部队立刻出击。在当地时间12点50分隶属于KG 26第4大队的9架He 111轰炸机起飞,10分钟后隶属于KG 30第1大队的4架Ju 88分别挂载2枚500kg炸弹升空,华特·史托普(Walter Storp)少尉对此行动有详细论述:

匆匆爬进驾驶舱后,翻阅了敌情报告显示:在北海区域有一支由2艘战巡、1艘空母、由数艘驱逐舰与鱼雷快艇所组成的特遣舰队航行于苏格兰到挪威之间。首要目标自然就是空母了,起飞后我们尽量降低飞行高度。1个小时后,我们首先发现到2艘巡洋舰,部队飞临时,英舰并没有察觉到我们。乘员:“我们要攻击它吗?”史托普:“不,我们的目标是空母”故持续向北飞行。突然之间,乘员大喊:“看那边那个大家伙!”一艘灰黑色航母在前下方的海上航行,由卡尔。法兰克驾驶的Ju 88僚机对空母掷出第一枚炸弹。

卡尔。法兰克宣称自己击沉了皇家方舟号,但后来事实证明根本没有打中。(卡尔·法兰克并没有轰炸机飞行员资格,他是容克合格的飞行技术测试工程师,也具有试飞与侦察飞行员资格,根据纪录显示他驾驶Bf109原型机创下最快速度、爬升率与俯冲的最佳数据。后来以志愿军的方式加入空军,最后战死于东线。)华特·史托普少尉亲眼目睹法兰克的轰炸,他自己随即针对胡德号战巡进行轰炸,不过炸弹被胡德号战巡的装甲弹开并没有贯穿爆炸。至于KG 26第4大队的He 111轰炸机针对附近的巡洋舰分队进行轰炸,不过完全都无一命中。

事实上根据皇家方舟号的纪录已经有人发觉到Ju 88飞临上空,但是他们误认Ju 88为洛克希德-哈德森(Lockheed Hudson)轻型轰炸机,并以为是英国海岸巡防司令部所采用的新式美国双引擎轰炸机。

1939年10月15日另一次的攻击机会降临,一架巡逻机进行日常巡逻时发现胡德号战巡沿着苏格兰海岸线航行。Helmut Pohle接获来自柏林汉斯·耶顺内克的命令出击,Pohle上尉于上午1100率领麾下15架Ju 88从威斯特兰出发狙击胡德号,Helmut Pohle上尉对此行动有这样子的论述:

15架飞机冉冉上空后,花了2小时飞越北海,接近苏格兰空域时开始分散开来进行目视搜索,不过颇令人高兴的是这边没有喷火式战机中队在此等我们。(但其实Helmut Pohle运气抽到下下签,因为附近有驻扎3个喷火式与2个Gloster Gladiator中队。当Ju 88在4000m(13,000ft)接近海岸线时,就被当地雷达站给发觉,随即通知喷火式进行拦截,此时的Pohle机队只有数分钟可以进行防御。)

我的机队飞到罗塞斯造船厂(Rosyth Dockyard)时,此时该造船厂正在进行大规范的巡洋舰建造,情况真的对我们太完美了。我选定9100吨巡洋舰南安普敦(HMS Southampton (83))当机身进入80°度准备俯冲轰炸时。

突然之间,机身发生爆炸连后方的炮塔都被炸飞了,我没法子确定是敌方的防空炮火或是结构发生问题所引起的,我好不容才将飞机从俯冲动作中退出来,无线电手忽然大叫警示:“有喷火式战斗机。”我根本就没有机会进行防御动作,左边发动机被击中了并开始冒烟。成功的将飞机降落到海面上后,我寄望Hörnum会派出搜救队来苏格兰海岸线来救援我们

然而事实上在交战中,隶属于第602战斗机中队的3架喷火式战斗机在开火时杀死了他的2名成员。也只有他得以幸存下来,面对接下来的6年战俘生涯。 1939年10月17日,KG 30第一大队新任指挥官Fritz Dönch上尉率领4架Ju 88,由威斯特兰出发攻击位于奥克尼群岛上的斯卡帕湾海军基地,但飞抵时舰队却不在湾内。因为舰队为了安全从基地开拔沿着苏格兰西线海岸航向Loch Ewe,但早在72小时之前该舰队中皇家橡树号(HMS Royal Oak (08))战列舰就被U-47潜艇用鱼雷给击沉。

1940年2月3日,KG 30第一大队第二中队出击6架Ju 88到奥克尼和设德兰进行授猎成功的击沉斯芬克斯(HMS Sphinx (J69))号扫雷舰。 6天后击沉2艘扫雷舰,但在皇家空军的拦截下损失一架轰炸机。在3月8日,KG 30第一大队进行对斯卡帕湾海军基地进行侦察活动时,由于云层过于浓厚的关系导致观察结果不佳,在离海岸不远处被皇家空军拦截损失一架。

但坏天气无疑拯救了英国海军,在3月7日当天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勇士号(HMS Valiant (1914))与战巡胡德号就回到斯卡帕湾海军基地,因为能见度太差的关系Ju 88并没有看到皇家舰队的身影;48小时之后,2艘名望级战巡名望号(HMS Renown (1916))与却敌号(HMS Repulse (1916))与罗德尼(HMS Rodney (29))也安全的回到斯卡帕湾海军基地。当再加上巡洋舰与驱逐舰的加入这无疑是一支庞大的舰队,但这是无法躲过德国的耳目。德国空军随即下令KG 26的He111轰炸机与KG 30的第一大队组成混合打击部队进行狙击,其中由Fritz Dönch上尉负责领导第一大队的18架Ju88。斯卡帕湾海军基地本处于雨雪交加中,但奇迹似的天气突然转好,这让英国海军暴露在打击部队眼中,虽收奇袭之效但战果甚微;其中只有郡级巡洋舰诺福克号(HMS Norfolk (78))遭受重击、铁公爵级战列舰铁公爵号(HMS Iron Duke (1912))则受损甚微,其余则无一命中。

Ju88返回威斯特兰之后,就接获命令准备开拔移师东部,等待下一场战役的到来。

德国空军为了执行入侵挪威的威瑟演习作战,故将素有“老鹰”联队称号的KG 30的加入由汉斯·菲迪南德·盖斯勒中将(Hans Ferdinand Geisler)所率领第10航空军(10th Air Corps (Germany))的战斗序列中,该航空军统率全德国的航空武力而麾下有超过1000架的军用机。但此时的KG 30并未直接参与对挪威轰炸,相反的该联队依旧驻扎在威斯特兰目地是希望KG 30的Ju 88可以牵制从英国本土驰援挪威的英国海军。此时在KG 30底下成立半独立性的Z大队,它采用从Ju 88A轰炸机修改过来的Ju 88C重战机(驱逐机)。这是长距离Ju 88C驱逐机首次用于实战的纪录,目的是针对其余3大队的Ju 88A轰炸机进行护航,后来Z大队被并入第1夜间战斗机联队(Nachtjagdgeschwader 1;简称:NJG 1)成为第4大队。

在1940年4月9日,德国对挪威发动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海空军联合作战行动。当日午后,KG 30麾下3个大队总计47架Ju 88衔命攻击于西南卑尔根外海活动的英军舰队,第一波的Ju 88击伤巡洋舰南安普敦号与轻巡葛拉蒂亚号(HMS Galatea (71)),大破部落级驱逐舰(Tribal class destroyer (1936))廓尔喀人号(HMS Gurkha (F20))并让它于4小时后沉没。同日,第二波的Ju 88与隶属于KG 26的He 111进行联合作战Ju 88轰炸了战列舰罗德尼号(HMS Rodney),但是炸弹未能贯穿6英寸(150mm)装甲甲板,差一点就击中郡级巡洋舰德文郡号(HMS Devonshire (39))、市级巡洋舰(Town class cruiser (1936))格拉斯哥号(HMS Glasgow (C21))与雪菲尔号(HMS Sheffield (C24))。英军的防空炮火也击落4架Ju 88,其中包括第3大队队长Siegfried Mahrenholtz上尉,这是威瑟堡行动中战损最多的一次。

4月11日,少部分的空军联队开始转进到被占领的挪威南部空军基地,几天之后开始进行一连串针对地面战斗的侦察任务。为了压制英国空军的活动,德国轰炸机开始进行一连串的轰炸活动。4月17日,德军占领的斯塔万格机场(Stavanger Airport, Sola)遭受由英国海军郡级巡洋舰沙福郡号(HMS Suffolk (55))领军的分舰队炮轰,德军随即还以颜色下令KG 26第一大队的He 111轰炸机轰炸,但效果甚微。但真的损害是由威斯特兰出发的KG 30麾下第2大队Ju 88所造成的,Ju 88在离挪威海岸60英哩(96 km)处拦截该舰队,在Ju 88巧妙的协同作战下沙福郡号几乎是面临宣告沉没的命运,但那时飞回来一批轰炸完斯塔万格机场的布里斯托尔布伦海姆轻轰炸机(Bristol Blenheim)阻断Ju 88的联合作战,这才让沙福郡号幸免于难。

4月18日,德军进占挪威中部区域其中包括Åndalsnes、兰姆索斯与第三大城市特隆赫姆,但坏天气阻扰了德国空军的空中侦察,但24小时后Ju 88还是发现了法军护航船团(Convoy)的踪迹,随后在Ju 88持续轰炸下成功大破轻巡洋舰伊敏。贝尔塔号(French cruiser Émile Bertin),这让该舰被迫返回斯卡帕湾进行大修。

4月21日时,KG 30的第2大队在Åndalsnes外海取得击沉2艘反潜拖网渔船的胜利。

在此时以成立第一训练机联队(Lehrgeschwader 1;简称:LG 1)并且在1940年逐步换装Ju 88,并在1940年4月时由He 111与Ju 88组成隶属于LG 1麾下的第三混成大队开始加入战斗序列。

4月23日时,由LG 1与KG 30所组成的混成打击武力开始打击翁达尔斯内斯峡湾的盟军武力。并击沉一艘小型挪威籍的蒸汽船,但盟军的防空火炮也击落了一架隶属于LG 1的轰炸机。

5月1日时,盟军完成了在Åndalsnes的撤退活动。KG 30第2大队的Ju 88企图攻击由英国分遣舰队所掩护的撤退船团,但无功而返。位于纳姆索斯的撤退活动也于2天后达成。英军成功撤退的一部分原因可以归诸于LG 1的第三大队与KG 30和操作亨克尔轰炸机的单位开始转调回国准备进行入侵法国战役。

1940年5月,返回德国本土的KG 30与LG 1正式回归于第2航空舰队编制内。该舰队驻扎德国西北部底下统辖6个Ju 88大队(但只有4个大队满编)总计100余架。 位于德国西南部的第3航空舰队只有麾下的第51轰炸机联队别名雪绒花(Kampfgeschwader 51;简称:KG 51)的第二大队有配Ju 88,在侵法战役期间总计只有22架Ju 88参战,其中Ju 88的侦察机型也于此时进入服役。

5月10日,闪电战爆发隶属于第2航空舰队的Ju 88发挥精准攻击(pin-point attack)的能力,此时一位年仅23岁隶属于KG 30第二轰炸大队的中尉于战役中正式崭露头角。这人就是Werner Baumbach并于4年后窜升到General der Kampfflieger,他对于此战役有详细论述

我们突然从挪威转运回德国西北部驻地,并在简报中得知英法联军登陆荷兰与比利时。5月9日~10日晚上,我们接获命令摧毁位于鹿特丹机场区域的防空火炮,士气高昂的地勤人员在夜色的掩护下熟练的完成起飞准备动作,飞行员在此时把握机会小睡一下。并于凌晨0430时按照既定计划起飞升空。在战情室内,各指挥官分别得到特定目标指示并阅读最新的战情报告,不到片刻就有卡车将飞行员载往飞机旁边准备起飞。此时飞机发动机早以做好暖机的准备,探照灯被打开照向飞航跑道,时间一到,大队长松开刹车,Ju 88开始于跑道上滑行,其他机组人员也开始就定位。

在凌晨0431时,Ju 88开始缓缓升空,机队以们开始缓慢的爬升到Ju 88所需要的飞行高度。不久之后,Ju 88机队飞抵敌军控制的荷兰领空,领航员快速分析了一下状况并宣布,我们正在敌军的领空,我变更了自动驾驶仪,由我领队的三架Ju 88轰炸机小队飞过数个荷兰城镇;一挺防空炮开火了,但距离太远故不构成威胁,地面上的雾气开始清晰了,编队飞过了浓雾,目标地的轮廓在我们的机翼下开始逐渐清晰起来。

我们开始搜锁目标地,但由于浓雾的关系,无所察觉;但也保护了我方轰炸机队 ,此时后卫机枪手示警在右下方位有敌方战机迫近,我随即一个急转湾将机队躲进浓雾中,二架僚机也随后跟入

1940年5月10日至13日期间,第3航空舰队下属第51轰炸航空团的Ju 88混成轰炸单位取得击毁了233到248架的盟军飞机的战绩。在5月13至24日期间,KG 54联队的Ju 88负责打击铁道系统的任务,成功地瘫痪法国的后勤运输系统。在1940年6月17日,隶属于第30轰炸航空团底下的Ju 88在圣纳泽尔外海击沉兰开斯特里亚号邮轮导致5,800名盟军遇难。有133架的Ju 88投入入侵法国的闪电战,由于A-1在性能上具有重大的缺陷;故造成了颇高的战损率与失事事件,迫使再训的飞行员(re-train crews)停止这一型飞机的训练。有些飞行员甚至认为因为失事而造成的人员损失更甚于盟军空军,导致有请求转调至He 111单位的声浪。经过重新设计的Ju 88 A-5就此诞生,它采用较长的20.08 m(65 呎10½ 吋)翼展,这也成为后续机型的一大特征。

在第二次大战爆发之后,由于Ju 88出厂数量极少;其中只有I./KG 30得以装配Ju 88 A-1。在1939年9月26日,一次小规模的联合攻击行动开始了主要是由I./KG 26的9架He 111与I./KG 30的4架Ju 88 A-1的主要的打击目标是位于北海的英国海军舰队。

从1940年开始,针对挪威海岸线的防御开始配备少数的Ju 88 A与C-2。而从1942年3月开始,KG 30为了拦截盟军航向苏联的运补船团而开始于挪威北部配备Ju 88 A。在1943年5月27日时,为了阻击PQ 16运输船团出动了7架Ju-88-A俯冲轰炸机、7架的He 111鱼雷轰炸机和5架战斗机却只击伤一艘驱逐舰。Ju-88最成功的一次突击行动要算是拦截PQ 17船团,由于德国海军犯下了把提尔皮茨号战列舰太早撤离战场的错误,故只剩下俯冲轰炸机与潜艇可以进行联手拦截,却成功的击沉24艘船舰总计损失142.000吨的物资。在1942年9月13号拦截PQ 18(英语:Convoy PQ 18)船团任务中,由于船团有配置搭载飓风战斗机的护航空母复仇者号(英语:HMS Avenger)以及有32架Handley Page Hampden(英语:Handley Page Hampden)轰炸机所提空的空中掩护下。虽然在KG 30与KG 26联合打击之下取得击沉7艘的战果,但在盟军航空机的反击下导致鱼雷轰炸机损失率大增,也使得船团抵达摩尔曼斯克的时间严重落后。

在1942年6月中,在英国海岸线方面KG 40运用麾下的15架Ju 88 C击落了6架的反潜巡逻机;让U-Boot可以无后顾之忧的进行狩猎·到1942年9月之后为了拦截英国海军开始将Ju 88 C配备到波尔多与洛里昂等两大基地·但是从1943年开始盟军开始配备B-24反潜机与布里斯托尔美斗士战斗机(英语:Bristol Beaufighter)长距离护航,甚至在1943年6月开始配备蚊式轰炸机,同时运补船团中也开始配备护航空母。Ju 88面临的局势逐渐开始恶化。Ju 88 C为了要对抗B-24机群加装了一挺MG FF机炮并可携带60发的弹夹,但是它的射速与弹道并不能令人满意·战争逐渐朝对德军不利的方向前进,此时的Ju 88 C还需担负夜晚拦截盟军轰炸机的角色。但是在大西洋战区方面却没有任何的接替机种或是针对Ju 88 C的改进计划,这让操作Ju 88 C的联队损失数量急速攀升到后来一次出勤架数下降到4~8架。在英国海岸战区方面,由于英军的空权力量日益增强导致Ju 88 C损失比例攀升,到诺曼地战役时一次出勤架数只有到8~16架。

1940年8月,在战事日趋激烈的同时A-1s与A-5s也抵达了操作单位。不列颠空战消耗空军实力甚多,Ju 88虽然速度远快于Do 17轰炸机与He 111轰炸机,且部署的数量是最小的,但它在1940年7月到10月之间还是损失了313架,同一时期Do 17与He 111分别战损了132架,与252架。 容克斯有鉴于此开发出一系列修改套件,将单管后卫机枪部位换成双管机枪并安装座舱装甲。

在不列颠空战的尾声时,配备更强而有力的发动机旗舰机种A-4正式服役,虽然速度比A-1来的慢;但是A-1的性能缺陷却被一扫而空,这让A-4成为一架成熟优秀的军机。德国空军此时决定以A-4为基础开发出Ju 88 C型的重型战机。

第一训练机联队(Lehrgeschwader 1;简称:LG 1)在地中海战场的初登场甚是成功。1月10日下午,3架Ju 88轰炸机出击轰炸英国海军光辉号空母(HMS Illustrious (87))不过马耳他基地早已受到Ju 87大肆轰炸而严重损害。纵然如此这3架Ju 88还是因为飓风战机的拦截额未能成功。

从1940年11月开始,第10航空军(英语:10th Air Corps (Germany))为了轰炸英国在马耳他岛与在北非的军事基地以及拦截航行地中海的英国舰队,从1941年1月12日开始移防60架的Ju 88 A-4与些许的Ju 88 D侦察机进驻到西西里岛·

而后为了支援入侵南斯拉夫与希腊的任务,在1941年4月6号时,KG 30联队的Ju 88出击目标是要轰炸萨格勒布与比雷埃夫斯以及打击在克里特岛区域活动的盟军船只,重创了许多盟军船只但在执行攻占克里特岛任务时损失了55架的Ju 88·

在1941年底飞抵西西里岛的Bf 109 F战机,于1942年5月时针对Ju 87与Ju 88对马耳他岛轰炸任务时进行护航,这次行动对于马耳他岛造成颇大损失并且摧毁许多架的飓风战斗机·

在1942年3月17日时,英国护航空母鹰号(英语:HMS Eagle (1918))搭载了15架的喷火战斗机协防马耳他岛,同年4月20日美军胡蜂号航空母舰(CV-7)运送45架的喷火战斗机到马耳他岛·虽然部分飞机在降落之后毁于随后而来的轰炸,但是剩下来的战机则成为该岛的核心防卫武力·尤其是在1942年5月10日之后,德军对该岛的大轰炸并切断对该岛的供需补给·

在隔日也就是5月11日时,德国空军发起了两波的Ju 88空中攻击目标是要摧毁可能会威胁从意大利开往北非运补船团的英国舰队:成功的击沉活泼号(英语:HMS Lively (G40))、吉卜林号与狐狼号等三艘驱逐舰,只有杰维斯(英语:HMS Jervis)带着630名幸存者得以撤出战场·

Ju 88夜战型为了支援德意志非洲军的作战计划,也是为了消除英军的布里斯托尔标致战士(英语:Bristol Beaufighter)夜战机的威胁开始进驻北非· Ju 88针对盟军对马耳他岛所发动的运补船团“鱼叉作战(英语:Operation Harpoon)”的护航作战进行强力轰炸让盟军损失颇为惨重·

在1941年夏天,操作Do 17的作战单位几乎都换装成Ju 88,在攻俄战役前夕大部分的轰炸机单位都是属于操作He 111与Ju 88,只有少数例外。事实证明Ju 88对于东线的德军而言是个无可言喻的珍贵资产,它对于扮演低空轰炸与机场攻击的角色甚是成功,可以在承受机身损伤的情况下造成敌人巨大的损失。

1941年6月22日拂晓,有“闪电”之称的第3轰炸航空团(英语:Kampfgeschwader 3)麾下的第3大队对平斯克进行奇袭,成功摧毁地面上的60架苏联轰炸机。这让隶属于第10航空混和师团的第39轰炸联队损失43架图波列夫SBa(英语:Tupolev SBa)和5架Pe-2轰炸机。第51轰炸航空团派遣了了80架的Ju 88攻击机场成功的摧毁了超过100架的敌机。由于苏联空军并未进行疏散故成为德国空军的活靶。

一份苏联第12装甲集团军第23坦克师的报告指出:六月22日,Ju 88s的一个小规模的攻击,使他们损失了40辆坦克。而Ju 88s却只受到小规模的损伤·在1941年6月22日4时15分,III./KG 51攻击在Kurovitsa的机场。摧毁了34架I-153战斗机,但却被66架ShAP I-153s拦截。在德军战斗机支援护航之前有6架Ju 88s被击落·战役的第一天, Ju 88损失数达23架。

因为Ju 87斯图卡数量不足,Ju 88被分派作为直接地面支援的角色。这使得地面反击造成的损失大幅增加。6月23日,第1轰炸航空团、第76轰炸航空团和第77轰炸航空团回报在敌军领地上空损失了18架Ju 88。KG 76和KG 77回报损失22架Ju 88,其中12架100%地摧毁。

在北方,苏联空军(俄语:Военно-воздушные силы)在西北前线的地面上损失了465架军机,其中148架为轰炸机。素有“海德堡”之称的KG 1联队也受损了33架的Ju 88,nj苏联北部空军到6月22日为止被摧毁了1,720飞机,在8天之内被摧毁了890架的飞机同时有187架飞机受损。Ju 88s单位对于协助摧毁苏维埃北方空军武力具有莫大的贡献。

在7月1日时,KG 51与KG 54这两个轰炸联队的Ju 88s与KG 55联手摧毁了22辆卡车与40辆坦克时可以得知Ju 88证实它具有俯冲轰炸的能力。对于催毁苏军西南方面军的武力与铁路运补能力颇有贡献,同时也削弱了德军第一装甲集团军(Panzergruppe 1)的进攻阻力。

在波罗的海方面,Ju 88运用在挪威、法国战役中同样的俯冲轰炸战术让它在爱沙尼亚的战役中成功的击沉数艘苏联海军船舰。在1941年8月8日塔林的Loksa Bay外海,KGr 806击沉苏联驱逐舰Karl Marx号·

在8月28日时,KG 77与KGr 806运用Ju 88s总共击沉了2,026 吨(英语:Gross Register Tonnage)的汽船Vironia号,2,317 吨的Lucerne号,1,423 吨的Artis Kronvalds号与2,250 吨的破冰船Krisjanis Valdemars号·由于损失是如此的惨重,残存的苏维埃舰队被迫改走较为艰难的航道·结果导致21军舰其中包括5艘驱逐舰先后失事沉没。

在8月29日时,Ju 88s的空中打击导致3,974 吨的Vtoraya Pyatiletka号,2,190 吨的Kalpaks号与1,270 吨的Leningradsovet号运输舰相继沉没·此外更重创了Ivan Papanin号,Saule号,Kazakhstan号与Serp i Molot号等军舰·苏军士兵损失高达5,000人·

在1940年5月15日,英国皇家空军司令部决定针对德国工业目标进行夜间轰炸,此时的德国本土夜间空防力量并没有夜战机;只有区区的防空炮根本无力狙击英军的轰炸机群。7月20日时,赫尔曼·戈林命令尤瑟夫·康夫伯(Josef Kammhuber)将军成立夜间战斗机武力。

1940年9月,其中第一夜战机联队(Nachtjagdgeschwader 1;简称:NJG 1)第二大队改名为第二夜战机联队(Nachtjagdgeschwader 2;简称:NJG 2)第一大队并采用Ju88 C-2来对抗英军的夜间轰炸机群。首架将机翼从18.37m(60 ft 3¼in)延长到20m(65 ft 7½in)的C-4型驱逐机进入服役。1941年底德国本土夜间战斗系统逐渐成型。此时的德国地面雷达系统开始从沿着丹麦北方、德国本土、荷兰、比利时与法国以及瑞士前线每12英哩设立一座雷达站,每一座雷达站侦查范围约为30英哩并让各夜战机单位直接听令于所辖雷达站指挥,这种新的夜间作战管制策略被称为Kammhuber Line,但是1941年时只有少数65座管制空域开始运作。

二级上将

在1938年9月,容克将V6型原型机更名为A-0,也就是Ju 88A系列以进行大规模量产,初期为了符合德国空军特殊的喜好故设计为俯冲轰炸机,主要是做为Ju 86, Do 17与He 111的接棒者,在1939年中期之后,Ju 88 A-1才进入服役阶段,到1943年3月为止容克斯预计要交付8300架的Ju 88,容克斯董座认为实际上最多可生产6800架,但是由于铝原料与熟练技工的短缺让预估下降到4199架,最后因为生产过程不断的延迟:到1939年12月为止只有交付27架的Ju 88 A-1。

Ju 88在容克的生产体系中:主要生产线是由德绍厂负责,最后组装是在贝恩堡进行,容克斯位于阿舍斯莱本的工厂则生产机壳,机翼方面则在哈尔伯施塔特厂生产,机尾和发动机壳则是在利奥波德馆生产·但是为了能快速补充前线Ju 88的战损开始要求位于勃兰登堡与哈维尔的阿拉多厂,位于卡塞尔的亨舍尔厂,位于维斯马的都尼尔(英语:Dornier-Werke)与北德意志都尼爾厂,位于奥拉宁堡的亨克尔厂,位于莱比锡的通用运输公司,位于哈雷的西布尔厂加入生产行列,底盘由沃尔夫斯堡国民汽车城负责,起落架方面则是由位于吕塞尔斯海姆的欧宝厂供应。

Jumo 211发动机主要是由容克位于德绍、马格德堡、科勒(Köthen〉、舍纳贝克与布雷斯劳等工厂负责生产。为了满足迫切的军需开始让汽车联盟公司(英语:Auto Union)与位于陶哈的中央汽车公司和Stoewer(英语:Stoewer)的子公司,于在1935年时于斯德丁郊区阿尼姆成立波美拉尼亚发动机公司(heute Załom)根据许可的引擎型号。大约生产9300架的Ju 88 A型(其中包括了一些S-3型)、1900架的Ju 88 A型,D型与T-3型侦查机与将近3700架Ju 88 C型,R型与G型的夜战机与驱逐机。

1939年Ju 88 A-1的出厂数量只到100架,在1940年Ju 88 A-1型、A-5型与D型的出厂数量上升到2400架,1941年Ju 88 A-5型、A-4型与D型的出厂数量上升到2780架。到1942年交付了2270架的Ju 88 A型。1943年则交付了2160架的Ju 88,但在盟军的空权压力下,Ju 88的损失并没超过其总架数的一半(低于一千架)。

在1944年6月18日时,德国空军迫于情势于下令停止Ju 88战斗机型号的生产。然后于1944年9月时,希特勒亲自下达停止轰炸机的生产。

在战争初期驱逐机处于低速生产状态:1940年交付62架的Ju 88 C其中大部分都是属于Ju 88 C-2,1941年交付66架的Ju 88 C则为Ju 88 C-4。当由于战争逐渐步入对于德国不利的局面,故德国空军被迫采取守势·在1945年1月生产线关闭之前,总共交付了188架的夜间战斗机其中大多数为G-6,但在盟军的战略轰炸下合成汽油工业面临损失惨重的破坏;进而导致无油可用的局面。

到1945年5月31为止,Ju 88出厂数量:

在1945年2月和5月共生产了两架侦察机及77架夜间战机。数字已被包括在表中的T-3及G-6中。由1945年4月1日至11日共11架夜间战斗机交付德国空军。不论新机有否已被购入,不确定,但很可能。有相当数量的Ju 88被改换。除了生产训练机外,鱼雷机A-17及数个不同型号的侦察机也有建造。生产系列的参与除了有在Staaken的Deutsche Lufthansa(DLH)、Blohm & Voss (BV)、在Hannover的Maschinenfabrik Niedersachsen(MNH)和Vereinigten Leichtmetall-Werke (VLW),同时有在Magdeburg和Leipzig的Junkers工厂。A-7亦有由德国空军的多种修补工作而改建过来的。

Ju 88的型号转变直至1945年5月31日:

现存有14架飞机,其中许多架飞机都是由失事地点收集其残骸复原而成。只有数个相当完好无缺的机身在近年由水底的坠毁地点被重新复新,有部分的这些机身被整修复原作陈列品展览,例如在博德-工厂编号0881203及在奥斯陆加勒穆恩机场-工厂编号0880119。. 当中现存的只有两架完整的飞机:

相关连结

后续机型

相关机型

依照作者的姓氏顺序依次排序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