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苏菲主义
2020-04-03 15:17:39

苏菲主义,又称苏菲派(Sufism、taṣawwuf;阿拉伯语:تصوّف‎),为伊斯兰教的密契主义(或称神秘主义),为追求精神层面提升的伊斯兰教团,其诠释的方式有别于一般穆斯林,他们在生活方面相当严格。遵行苏菲主义者被称为“苏菲行者”(enterṣūfī, صُوفِيّ),他们认为透由冥想及导师接触到安拉,他们把敬畏之心化为对安拉无私的爱。西方学界称苏菲主义为“大众的伊斯兰”(Popular Islam),源于盛行在穆斯林普罗大众、及至伊斯兰世界。

经典苏菲行者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他们对于诵经(英语:dhikr)(一种反复诵读真主九十九个名字的行为,常常在祷告后)的执迷,以及禁欲主义。苏菲主义在倭马亚王朝早期(公元661-750年)对抗世俗化时获得了一批追随者。历经千年的发展,苏菲行者已经遍布几大洲、跨越多文化;最初他们的信仰由阿拉伯语写成,后来转译到波斯语、土耳其语以及其他数十种语言。

苏菲(sufi)一词的来源有两说。通说将该词的起源追溯到“ṣafā”(صَفا‎),在阿拉伯语里意为“纯粹”。另一个说法认为是来自“ṣūf”(صُوف‎),在阿拉伯语里意为“羊毛”,即指早期穆斯林禁欲主义者所穿着的简陋的斗篷。

苏菲行者al-Rudhabari则将两种起源合并起来:“苏菲行者是指那些穿着羊毛的纯粹的人们”。也有人认为词源来自“ahl aṣ-ṣuffah”(长椅上的人),即穆罕默德召集信众诵经祈祷时的贫穷追随者。

根据中世纪学者比鲁尼的研究,苏菲来自希腊文中的“sofia”(σοφία),意为智慧。

所有穆斯林都相信,他们是在朝圣的道路上,并希望在死后经历最终审判之后,在天堂中与真主靠近。而苏菲行者们则认为在此生可以更加靠近真主和明圣示现(英语:Divine Presence)。所有苏菲行者的主要目标就是要自我实现古兰经中所述的fitra的原始状态。

在苏菲主义发展早期,它基本上就是伊斯兰的自我内化。一种观点认为,它是直接来自古兰经,在不断被背诵、冥想和体验产生和发展出来。其他人则认为,苏菲主义是严格效仿了穆罕默德的行事方式,通过修炼让自己和真主的存在之间的心灵联系强化了。更为自白的观点认为,穆斯林的征服使大量基督教教士和修道士归于穆斯林的统治之下,特别是在叙利亚和埃及。他们在被征服后的数个世纪里依然维系着活跃的修道生活,许多十分虔诚的穆斯林也认为苏菲主义是受到他们的教导和方法的影响。

在公元第一个千年的尾声之际,开始有人撰写著作总结苏菲主义的教义并描绘典型的苏菲行者仪式。其中比较有名的包括:Hujwiri的《Kashf al-Mahjûb》以及Qushayri的《Risâla》。

随着伊斯兰文明的崛起,苏菲主义哲学在伊斯兰文化中也开始广泛传播。苏菲主义的传播被认为是伊斯兰传播、形成一个完整的伊斯兰文化进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特别是在非洲和亚洲。其中,在利比亚和苏丹的赛努西(英语:Senussi)部落是苏菲主义的忠实信徒。鲁米、纳霞堡的阿塔(英语:Attar of Nishapur)等苏菲诗人、哲学家极大强化了伊斯兰文化在安纳托利亚、中亚和南亚的传播。苏菲主义在奥斯曼帝国文化的创建和传播,以及北非、南亚地区抵抗欧洲帝国主义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苏菲主义在西方世界眼中,其东方的神秘色彩大于对伊斯兰的偏见。另同什叶派,来自逊尼派伊斯兰恐怖主义的针对性暴力攻击亦日渐增多。

苏菲主义的标志物为带有星月标志的有翼红心,以及因旋转舞蹈而飞起的长裙。

对于苏菲行者而言“旋转”(达马尔)是苏菲行者重要的修练方式,它的起源是十三世纪的苏菲一代宗师鲁米。相传鲁米在持续旋转三十六小时之后成道,故钟爱他的追随者,自此就以旋转做为苏菲的重要修炼方式。

卡瓦力是是苏菲派的一种宗教音乐,一般奏于神庙中。其发明者传说为13世纪德里的苏菲派圣人阿米尔·库斯洛。20世纪努斯拉·法帖·阿里·汗等音乐家将其传播向世界。

苏菲主义并不总是被广泛的接受。尤其是在其早期,穆斯林乌理玛看不起苏菲实践,将其视为一种宗教极端主义的形式。然而在现今的伊斯兰世界苏菲派反而是逊尼之中开明派的代名词,容许一些演唱会和宽松的生活方式,极端的瓦哈比派伊斯兰国组织出现后逊尼苏菲派与什叶派、异教徒同样被列为恐攻对象。

苏菲的神秘主义一直对西方世界有着极大的魅力,尤其是对那些东方学学者。鲁米的形象在美国已经被广为人知,在那里苏菲主义被看作一种和平的不关心政治的伊斯兰的形式。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