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文友通讯
2020-03-31 17:29:59

文友通讯:一份在1950年代出现的油印性小型文学刊物。由陈火泉、廖清秀、锺肇政、锺理和、李荣春、施翠峰、许炳成(笔名:文心)等一群热心文学创作的台籍作家组成。该刊主要的作用在:刊登同仁已发表之作供其他成员评阅、刊登同仁评论其他作家作品的文章、告知征文讯息及同仁的动态。这份刊物的寿命很短,但是发起这份刊物的台籍作家却在编辑、传阅刊物的过程中,形成一股向心力,也就是成员相互之间的凝聚感;这样的凝聚感对照当时政治肃杀、人人自危的情况,显得突出、可贵。

语言议题方面的探讨,《文友通讯》群的作家并没有缺席,不过由于刊物过于小众,而且这群作家当时在文坛上几乎不具有影响力,因此他们在刊物发表的意见,仅落实在自己与同仁的创作,没有对同时代活跃的外省籍作家造成什么影响。1957年6月发行的第四次《文友通讯》有“关于台湾方言文学之我见”的专辑。多数成员倾向使用“国语”书写,必要时才使用“方言”,编者锺肇政在综合各方意见以后,提出这样子的结论:“综观各位发言者的意见,都不很赞成台湾方言文学的建立。然方言在文学中的地位是不可一笔抹杀的,外国文学作品中所占的分量可为例证,即以我国文学而言,虽曰国语,实则北方方言,数量为数至钜,它们已逸脱了方言的地位,骎骎乎多一种正常的文学用语。因此,我们不必以台岛地狭人少为苦,问题在于我们肯不肯花心血来提炼台语,化粗糙为细致,以便运用。我们是台湾文学的开拓者,台湾文学有台湾文学的特色,而这特色──方言应为其中重要一环──唯赖我们的努力、研究,方能建立。”。

以现今的眼光来看,这样的语文使用的主张相当保守、近乎自我贬抑,不过在当时,这样的主张却相当大胆,因为官方除了大力推展“反共文艺”(包含“反共文学”),努力扶植一些肯配合官方行动的“民间文艺团体”,还极力压制任何可能威胁到自身优势位阶的本土文化、语文、历史等等。文友们的言论空间相当有限,讨论台湾方言文学之类的问题,一不小心,可能会招来国民党文工会、警备总部的注意,以及亲官方人士的猜忌、攻讦。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