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浮丘石
2020-08-01 09:53:54

浮丘石,又叫浮丘岛,是古时广州城西珠江中,浮露出水面的一个红色砾岩小丘,并按其形状取名为浮丘石,与海珠石、海印石并称为羊城三石。旧日其四面环水,船舶纵横。今在中山七路的东段。

晋代葛洪,传说曾在浮丘山脚炼丹,留有“丹井”古迹。

唐、宋时期为船只停靠之地。浮丘石上更根据浮丘公传说,修筑不少亭台楼阁。后来由于河道淤塞,与周围陆地相连。宋朝时因丘下有井,称“浮丘丹井”。据宋初有位百岁老人陈崇义所述,其幼时所见的浮丘石,泊有舟船千艘。

明万历年间,吏部尚书赵志皋被贬官至广州担任广东副使,在浮丘岛组织浮丘诗社,骚人墨客因此常到此吟咏。

清朝时为羊城八景之一。

民国时因修路将浮丘石凿低作为路基,成为今天中山七路的一段。

宋代时,经略使蒋之奇就在岛上建有朱明馆、挹袖轩、白云堂等;明赵志皋贬官到此后,在万历八年(1580年)建扩建大雅堂、紫烟阁、听笙亭、晚沐轩,李凤建就在1601年将整体扩建为广仁观。清改为浮丘寺,民国时期成为西禅警署的驻地,共和国后曾由西区人民法院使用,筑马路后寺观都被毁不存。

据《白云粤秀二山合志》载,浮丘八景为“紫烟楼、晚沐堂、珊瑚井、大雅堂、留舄亭、朱明馆、挹袖轩、听笙亭”,间植荔枝、梅、竹等,仕宦词客觞咏其间。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