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台湾原住民族
2020-04-12 11:28:02

台湾原住民族人名,是指台湾岛与兰屿岛上的原住民族群所使用之人名,其现象复杂且多元,除了传统族名文化以外,亦包涵因统治政权更迭关系而取用之外名,尤其在日治时期与中华民国时期被迫取用和名与汉名。至今台湾户政虽已开放族人可选用传统名作为本名,但因政策配套失当以及环境友善程度不佳,户籍登记上汉名比例仍然为高,族名则依旧于民间普遍传承。

即族名,户政作原住民族传统姓名。各族群皆有其意涵与仪式,普遍自出生起即赋予新生儿名字,并表示尊重一个生命的开始。其名字不仅是辨别符号,更拥有认同的作用,而于已命名为主的族群认同中,名字虽非核心部分,却已命名背后象征意义,引领台湾原住民族深入核心内部历史、渊源与情感,进而巩固族群力量。台湾原住民族的命名与其族群、山川、部落等关系密切,延续著祖先对土地的信仰与智慧所累积的命名法则,背后也涵盖着台湾原住民各族群内在的生命史与价值观。

主要有氏族名制、亲子连名制、亲子联名混氏族名制、家屋名制度、亲从子名制度等五种制度,又依不同族群的社会型态与历史背景而各有所差异,各族族名之结构都对应其族语语法之词序逻辑。台湾原住民族族语属于南岛语系,按词序的规律将个人名放置于首位,并于个人名后方接以各种表示身份的字词。虽然各族族名的呈现上都省略了格位标记与连接词,但唯独达悟族终生以长嗣的个人名自称,故特别保留标记以分别表示与长嗣之间的身份关系,且后方不再添加任何字词。

1995年,中华民国政府修正《姓名条例》及《姓名条例施行细则》等“回复传统姓名”之条例,不再强制族人拥有汉名,使族人得以选用族名作为户籍本名。但碍于政府以现代标准汉语作为事实上的官方语言,因而规定须将族名采以中文音译来登记,如同汉名一般遵照“国语辞典或辞源、辞海、康熙等通用字典中所列有之文字”来取字;2000年再开放族人可循“传统姓名之罗马拼音”办法以族语罗马字并列登记族名之原文。

政府曾为此推出“原住民族回复暨使用传统姓名三年计划”、“原住民族回复暨使用传统姓名单一窗口计划”。不过,部分族人仍认为该计划无助振兴命名文化,认为除了修正原住民身份认定作业流程,以及更多简化回复族名手续以外,应该推动落实族名去汉字,使族语罗马字与汉字一样得以单独存在,并在各年段义务教育纳入原住民族命名文化等,以各角度的积极作为,才能真正振兴原住民族的命名文化。

政府开放传统姓名以来原先并不踊跃,但是借由《请问芳名》影展等人文努力,台湾原住民族传统姓名已得以呈现许多。从回复族名政策实施至2017年4月,回复族名依旧仅占原住民人口5%左右,但近年族名意识高涨,尤其在学青年或同学,使用族名的族人已经不再罕见。

1943年台湾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全面推动的皇民化运动,以政策优惠等方式,迫使族人取以和名或采日文片假名来音译其传统名。

17世纪间,清朝政府曾对原住民族人普赐汉姓。其中赛夏族被依照氏族名制的命名结构,改以相关意涵的汉姓,如:“豆”、“日”、“樟”等。

1940年代中期,日本二战战败,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台湾进入中华民国时期。1946年5月,行政院即公布《修正台湾省人民回复原有姓名办法》,并于三个月内“到府办理”,放任户政单位忽视族人的亲属关系并自行任意分配,将归籍中华民国的族人随机取以“汉姓”与“汉名”。造成许多不雅字眼被族人使用,使后代子孙也无从根据汉名了解家族关系与脉络,甚至导致不知情的近亲联姻困扰。

1980年代中期,由于解严与政治风气改变,原住民族意识抬头,振兴命名文化并“回复传统姓名”也成为的运动主轴之一。原运者认为1758年清治的“普赐汉姓”行为之后不过250年,平埔族群已近乎消失,如果原住民族藏起自己真正名字,原住民族将与部分平埔族群状况相同,被同化灭绝。经过多次抗议陈情及法规研拟后,族名受到各界重视。

司法改革运动↗ · 媒体改革运动↗ · 劳工运动↗ · 人权运动↗ · 原住民族运动↗农民运动↗ · 环境运动↗ · 性别平等运动↗ · 学生运动↗ · 食品安全运动↗ · 教育改革运动↗ · 体育改革运动↗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