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韶关市
2020-04-07 13:04:49

韶关市(官方音译:Shaoguan,传统外文:Shiuchow、Shaokwan,粤音外文:Siu Kwan),简称韶,旧称韶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广东省北部,粤湘赣三省交界。市境西界清远市,南临广州市、惠州市,东南接河源市,东北毗江西省赣州市,西北达湖南省郴州市。全市总面积18,413平方公里,人口293.15万,市人民政府驻浈江区。韶关有两千多年历史,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广州后,韶关曾成为广东临时省会。

韶关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还是广东省规划建设的粤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韶关都市区的核心城市,是全国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地处粤北,外接湘赣,内联珠三角,自古是中国南方的交通要冲,素有广东的北大门之称,是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华南沿海之间最重要的陆上通道和关口,粤湘赣交界地区商品集散中心。而且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韶关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有着“客家吾州”、“华南生物基因库”、“岭南名郡”、“中国锌都”,“有色金属之乡”,国家园林城市等美誉。

隋开皇九年(589年)始设“韶州”,皆因州北有“韶石”而命名(韶,即尽善尽美之音乐)。直到清末,虽曾有短时更动,但韶州之名得以因袭。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于河西武水边开设税关,名为“遇仙桥关”,清康熙九年(1670年)将南雄“太平关”移至韶州河东,并在北门外增设“旱关”,被称为“三关”。

韶州乃是南北交通关口,城内东西南三面均设水陆税关,所以又被商贾称之为“韶关”,慢慢地“韶关”便取代了“韶州”的名字。

在距今12.9万年的史前时期,就已经有马坝人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和繁衍。新石器时代的石峡文化,显示著这里的人们已经踏入了文明的门槛。

1958年,在距曲江县马坝镇约西南1.5公里的狮子岩洞穴间隙中发现一古人类头骨化石,经铀系法测定其年代为距今12.9万年,属晚更新世纪初期的早期智人阶段,被命名为“马坝人”。“马坝人”是目前华南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石峡文化发现于曲江县马坝镇狮子岩旁的石峡遗址,分布于北江、东江流域,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其基本经济形式为稻作农业,有聚落定居及大量使用礼器的文化特征,其社会形态已进入初步阶级分化。

秦末,南越武王赵佗在当时岭北入粤的各主要通道设立了一座座关隘,凭借这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赵佗在岭南建立的南越王国与岭北强大的西汉帝国对峙了近一百年,直至公元前112年汉武帝灭南越国,西汉统一岭南。

隋唐宋时期,以张九龄、余靖等为代表的政治家及文化巨擘出现;大庾岭路繁忙,北江航运繁荣;岑水铜场及永通钱监出现,韶关的社会、商贸发展至一个高峰。

五代时期,南汉国以五岭为屏障,割据岭南。

北宋大将潘美突入韶州,在莲花山下全歼南汉主力,一鼓而下广州,擒南汉后主刘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