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裴信
2020-04-11 01:42:38

奠边府战役越南战争

裴信(越南语:Bùi Tín,1927年12月29日-2018年8月11日)是一位参加过越南战争的越南人民军退役大校,后来成为异见人士,旅居法国。

裴信于1927年出生在河内市,父亲是高官裴鹏抟,长大后至顺化求学。他在1945年八月革命时成为了活跃的独立运动人士,支持在政治上对法国总督府施压,使其停止殖民统治并给予越南独立地位,于是加入了成立于1940年代的越南独立同盟会(越盟),胡志明和武元甲都是该组织的元老级人物。裴信在这场运动中两面作战,不但凭借自己担任军报记者的文笔,同时也持枪以武抗法,在18岁时加入了越南人民军,也投入了1954年与法军爆发的的奠边府战役,他在战斗中成为伤员。

越战期间的裴信曾任职于北越的人民军参谋总部,并且因为得到了时任国防部长的武元甲授权,而得以参访收容美军的战俘营、并与营指挥官会面、翻阅战俘档案,或是审问被俘美军。他曾经在河内的火炉监狱和医院三次审问过被俘的美国海军飞行员(英语:United States Naval Aviator)、后成为共和党籍参议员并竞选总统的约翰·麦凯恩。

1975年4月30日西贡陷落当日,他随着第一批坦克部队攻入了南越总统府——独立宫(今统一宫),并作为现场的北越高级官员接受了越南共和国(南越)末任总统杨文明的无条件投降、见证了越战的结束。当时杨文明见了入宫的裴信等人,表示自己已经准备交权越共的越南南方共和国临时革命政府,裴信只是冷言以对:“不存在你移交权力的问题,你的权力早就瓦解了,你也无法让出你不再拥有的东西”。

战争结束后,裴信转任越南官方喉舌——《人民报》的副总编,并负责《周日人民》(Nhân Dân Chủ Nhật)一版的编辑。他在1980年代中期开始对越南战后的政治腐败和对外关系上的孤立感到失望,1990年时也决定离开越南,到法国首都巴黎过着流亡岁月,并公开表达对越共高层和和越南政治体系的不满。

1991年,裴信涉入了越南战争战俘及失踪人员议题(英语:Vietnam War POW/MIA issue),当时创立不久的美国参议院战俘及失踪人员事务委员会(英语:United States Senate Select Committee on POW/MIA Affairs)正在对越战时期的美军战俘事务展开调查。裴信曾在华府的杜勒斯国际机场会见前众议员比尔·亨顿(英语:Bill Hendon)及国会一个委员会的助理罗伯特·C·史密斯(英语:Robert C. Smith),两人都以“越南尚有幸存战俘”的说词来说服他,裴信则认为这种意图无异于胁迫。裴信在此事发生的三周后表示:“我可以说我知情的程度不会输给任何一位越南高级领导,而且我就以自己的看法直截了当的说了吧:越南已不再有存活的美军战俘”,在说完这段证言后,裴信与麦凯恩互相拥抱,媒体界纷纷以“一笑泯恩仇”式的标题来报导这段插曲。

2000年,裴信出席了美国公共电视网的《美国经验(英语:American Experience)》所开设的一场谈话节目,他表示没有任何美军战俘在北越关押期间遭到拷问或动刑。

2018年8月11日于法国巴黎逝世。享年90岁。

裴信曾写过两本书探讨自己的经历,一本为《跟随胡志明:一名北越大校的回忆录》(Following Ho Chi Minh: The Memoirs of a North Vietnamese Colonel,1995年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另一本为《化敌为友:一位北越人的战争观点》(From Enemy To Friend: A North Vietnamese Perspective on the War,2002年美国海军学会出版社(英语: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出版)。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