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东京港
2020-04-02 18:35:37

东京港(日语:東京港/とうきょうこう Tōkyō Kō ?)是位于日本东京都的港口,濒临东京湾,为国土交通省指定的国际战略港湾(日语:国際戦略港湾)和日本三个超级中枢港湾(日语:スーパー中枢港湾)之一的组成部分,通常与横滨港合称为“京滨港”。东京港采用了高科技港口设备,港口包括栈桥在内的码头线总长23,783米,各种船舶的泊位总数181个,其中集装箱船泊位有14个。

截至2012年,东京港是日本最大的货柜处理港口、贸易额则仅次名古屋港名列全国第二,同时也是日本三大旅客港之一。

东京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飞鸟时代,当时浅草一带沿岸的渔夫在隅田川的河口(现台东区桥场町)筑起了基本的港口设施,是为“石滨凑”。同一时期,目黑川河口也建起了“品川凑”,而这个码头由于位处海上交通要地,在中世纪成为了繁荣的商业地区,区内尤其以伊势商人特别活跃。1456年,扇谷上杉氏的家臣太田道灌开始修筑江户城,同时在位于江户前岛的平川河口(即现今千代田区常盘桥(日语:常盤橋 (千代田区))一带)建筑小型港口,名为“江户凑”。江户凑落成后,许多庶民在码头附近买卖大米、鲜鱼和药物等日常用品,促进了该地区的贸易。1612年,德川幕府改建江户凑,并在该地建造大型码头。寛永年间,幕府在当时还是海面的越中岛地区填海,又在现今江东区东阳对出海域堆填火灾后产生的瓦砾,开发石滨凑附近的新生土地,东京港开始成型。1880年,东京都知事松田道之首次提出在江户凑之地建设一个规模等同于神奈川港的新“东京港”,明治政府随后在1906年开始进行港口改良工程。在此之间,日本政府为了确保海港的水深足够让大型船只停泊,在1892年开始进行东京湾澪浚(日语:浚渫)工程,剩余的泥土堆积起来形成了东京湾内的月岛、佃岛和芝浦等地区。1900年4月,东京实行统一垃圾收集措施,垃圾在堆填后成为了盐滨和枝川两个新人工岛。

1923年,日本发生了震动全国的关东大震灾,地震令陆上交通一度瘫痪,尚在初步发展中的东京港顿时成为了当时的交通运输枢纽,同时也再次负责堆填瓦砾,在现今丰洲一带再次堆积出新土地。1925年,第一个码头“日之出”落成,随后至1934年间,芝浦和竹芝埠头也先后落成,并在1941年5月20日以这三个码头正式开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丰洲和品川埠头建成、晴海埠头完成扩张,东京港的物流能力随之提升,同时辰巳、东云、有明和台场(日语:台場 (東京都港区))等地区也从不断堆积起来的废料演变成人工岛。1967年,品川重物埠头完成,日本NCT(日本コンテナ・ターミナル株式会社)成为东京港以至日本的首间货柜码头营运商,而首艘满载货柜的本国和外国货船——“箱根丸”和“Hawaiian Planter”亦分别在同年入港,同年开设与北美西岸连接的定期货柜航路。1971年,东京港内的大井埠头开设了连接欧洲的定期航路。

踏入21世纪,亚洲各国开始积极发展船运事业,上海、釜山等地的港口贸易量急速上升,日本各个港口的世界排名亦因而随之下降,东京港从1997年的全球第14名下跌至2007年的第25名,横滨港也从第13名下滑至第31名。为应对竞争力下降的问题,东京港、横滨港和川崎港(日语:川崎港)合称的“京滨港”与“阪神港(日语:阪神港)”在2010年8月一同被国土交通省选为日本的国际战略港湾(日语:国際戦略港湾),以加强日本海运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2012年,东京湾的货柜处理数量达到纪录最高的424万TEU,大幅超越横滨港(308 TEU)、名古屋港(262 TEU)、大阪港(249 TEU)和神户港(247 TEU),连续14年成为日本最大货柜处理港口。

长度87米,水深2.7米~7.5米,分为内贸杂货的B~G泊位与东海汽船的S2、S3泊位。因历经70年设施老化,计划进行再开发。

长度564米,水深6.7米,共6泊位。一直是非铁金属、化学药品等内贸据点,日出栈桥(日之出栈桥)可搭乘往台场、有明的水上巴士与东京湾航线等。用地内有长椅与望远镜,是观赏东京港夜景的知名景点。日出栈桥也是东京都港湾局的震灾时水上输送基地。

长度465米,水深7.5米,共3泊位。是往伊豆群岛、小笠原群岛的玄关口,由第三部门竹芝地域开发株式会社(日语:竹芝地域開発)进行整备、再开发。

长度1,351米,水深3米~7.5米,有F0~F2、F4~F6等泊位,船席数2席。负责水产品、陶瓷制品、钢铁等货物。

※不定期有设置客舱的货船(10号地码头不处理旅客业务)

地点:东京都江东区辰巳三丁目30 长度1,040米,水深5米,共13泊位。2002年启用。负责内贸杂货、钢铁。

长度1,189米,水深9~10米,共7泊位,为客船航运中心。

长度1,074米,水深3~5米,共3泊位。负责砂糖、制材、米等输入货物。

长度283米,水深4米,泊位编号T2。预计再开发为复合设施。

※不定期有设置客舱的货船(10号地码头不处理旅客业务)

岸壁长度240米,岸壁水深12米,泊位编号X2。配有卸船机与运送带,主要负责外贸石炭、矿物。

岸壁长度260米,岸壁水深10米,泊位编号X3。上组(日语:上組)东京支店拥有的私人泊位。原为丰洲东京钢铁码头的移转用设施,但因移转计划中止与拥有设施的第三部门解散而由上组(日语:上組)买下。码头设有两座桥式起重机,码头用地则是向东京都租借。2004年2月启用,是国内少数的私设货柜码头。主要是中远集团(COSCO)的日中航路码头,另有蔬果建筑“上组东京多功能物流中心”处理都乐食品与住友商事运自菲律宾的香蕉与凤梨等货物。

东京港的填海工程起于江户时代。以下列出部分填海地。

利用航路疏浚土造成的填海地。

因太平洋战争一度中断,战后重启。

因战争中止。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