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观 (佛教)
2020-06-18 14:19:58

观(梵语:विपश्यना,vipaśyanā,巴利语:vipassanā),又译为内观,音译为毗钵舍那、毗婆舍那、毗婆奢那,佛教术语,意为以智慧来观察,是修行禅那的两种方法之一,也是三无漏学之中的慧学。

毗钵舍那被翻译为英语:insight(意为洞识),因为英文前缀字 in- 有向内的意思,sight是观看,因此中文又译作内观,字面上的意义是往“内”去“观”察身心的实相。但是英文前缀字 in- 其实是有点误导,因为梵文字面意思中,并没有向内看的意思。毗钵舍那(梵语:Vipasyanā)由梵文前缀字 vi- 与观看的动词字根 paś组成。印度-雅利安语支的 vi-,类似于拉丁文前缀字 dis-,有远离或朝向的意思,也有遍及、各种类,或意图的意思。因此,在字面上,毗钵舍那可以译为“用如此的方式去看”、“由此看”、“专注深入的观看”、“周遍观看”等。

内观是修行禅那的两种途径之一。其理论依据为“四念住”(三十七菩提分法之一),从“身体”“感受”“心”和“法”(心所和五取蕴及十二处)四个面向,培育持续及稳固的觉知能力,在实际经验(而非信仰、感情和想像)的层面上,体验到“自我”不外是由五个要素(五蕴)所组合而成的现象,其共同特征是快速不断地变化(无常)、不满足的状态(苦)和无有恒常的身体(无我)等三相。

以这个对实相的了知,“心”将逐渐停止造作“贪、瞋、痴”(三毒)的习性反应。三毒是所有痛苦的根源,解脱痛苦的根本方法,唯有根除内心的贪瞋痴。

在佛教的修行系统中,内观是属于三学中最后的“慧学”,前两学分别是戒学(道德生活之准则)、和定学(专注力的培养)。慧的音译为般若,是对实相的正确了解,事实上,内观修习的每个阶段,就是以获得更深湛的智慧做为里程碑(见十六观智),更深的智慧,能灭除更幽微的烦恼,从这个意义而言,佛教修行可以视为自我净化的过程(七清净),其最终目标是完全的净化,从所有的痛苦、感官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即所谓的涅槃。

内观是一个非常单纯、活在当下的修行方法,借由无选择性的“观察”,直接体验身心之中的实相,其中,没有信仰或想像的成分。完整内观修行必需包含三个部分:五戒(sila),戒除杀、盗、邪淫、妄语和烟酒毒品,以便使“心”到基本的平静,进行第二部分,定训练心的专注:使心可以稳定持续地专注在某个对象(所缘或业处),经过适当的训练,获得某个程度的专注力之后,就可以进行慧的开发:以高度敏锐的心力,不带价值判断地(无分别),客观地观察身心,去穿透事物的表相,获得真正的智慧(修慧),这个建构在实际体验的智慧,其威力远超过信仰和理智层面的理解,能够改变身心失衡的行为模式,化解掉潜藏在内心的压力、不安、恐惧等等根深蒂固的情结。

换个话说,内观就是透过实际的体验,去了知“身”和“心”具有“刹那生灭”、“无常”、“苦”(不满足)和“无我”(无自主性)的真相。要彻底明了无常、苦、无我的道理,不是经由信仰上的接受、或是理智上的了解,只有从实际的层面去观察看看,在这个“身”和“心”之中,有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

透过持续的修习,内观禅修者将发现,所谓的“我”只不过五蕴不断变迁流动的现象,身体本质上是由而无数的微粒子(kalapa)所组成,这些微粒子无时无刻不在生灭变化,只是纯然是波动(wavelet),心理的本质也是不断刹那生灭,身心其中找不到坚固不变的实体,有了这种体验之后,“自我”的错觉才能消解。

因为观察的对象(身、心)和现象(无常)是一直存在的,理论上,内观的修习何时何地皆可进行,但对初学者来说,必须由富有禅修经验的老师来指导,以及一个最低干扰、适合练习内观的场地(阿兰若),这即是禅修中心的作用。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