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代数曲线
2020-04-04 17:15:39

在代数几何中,一条代数曲线是一维的代数簇。最典型的例子是射影平面 P 2 {\displaystyle \mathbb {P} ^{2}} 上由一个齐次多项式 f ( X , Y ) {\displaystyle f(X,Y)} 定义的零点。

定义在域 F {\displaystyle F} 上的仿射代数曲线可以看作是 F n {\displaystyle F^{n}} 中由若干个 n {\displaystyle n} -元多项式 g i ∈ F [ x 1 , … , x n ] {\displaystyle g_{i}\in F} 定义的公共零点,使得其维数为一。

利用结式,我们可以将变数消至两个,并化约到与之双有理等价的平面代数曲线 f ( x , y ) = 0 {\displaystyle f(x,y)=0} ,其中 f ∈ F [ x , y ] {\displaystyle f\in F} ,因此在探讨曲线的双有理几何时仅须考虑平面曲线。

射影空间中的曲线可视作仿射曲线的紧化,它们带有更好的几何性质。在以上考虑的方程 g i = 0 {\displaystyle g_{i}=0} ( i = 1 , … , n − 1 {\displaystyle i=1,\ldots ,n-1} )中,我们作代换:

遂得到 n − 1 {\displaystyle n-1} 个齐次多项式,它们在射影空间 P F n {\displaystyle \mathbb {P} _{F}^{n}} 中定义一条曲线,此射影曲线与开集 U 0 := { ( X 0 : ⋯ : X n ) | X 0 ≠ 0 } {\displaystyle U_{0}:=\{(X_{0}:\cdots :X_{n})|X_{0}\neq 0\}} 的交集同构于原曲线。射影曲线的例子包括 P Q 3 {\displaystyle \mathbb {P} _{\mathbb {Q} }^{3}} 中的费马曲线 X n + Y n + Z n = 0 {\displaystyle X^{n}+Y^{n}+Z^{n}=0} ,其上的有理点对应到费马方程 X n + Y n = Z n {\displaystyle X^{n}+Y^{n}=Z^{n}} 的互素整数解。

代数曲线之研究可化约为不可约代数曲线之研究,后者的范畴在双有理等价之意义下等价于代数函数域范畴。域 F {\displaystyle F} 上的函数域 K {\displaystyle K} 是超越次数为一的有限型域扩张,换言之:存在元素 x ∈ K {\displaystyle x\in K} 使得 x {\displaystyle x} 在 F {\displaystyle F} 上超越,而且 K / F ( x ) {\displaystyle K/F(x)} 是有限扩张。

以复数域 C {\displaystyle \mathbb {C} } 为例,我们可以定义复系数有理函数域 C ( x ) {\displaystyle \mathbb {C} (x)} 。变元 x , y {\displaystyle x,y} 对代数关系 y 2 = x 3 − x − 1 {\displaystyle y^{2}=x^{3}-x-1} 生成的域 C ( x , y ) {\displaystyle \mathbb {C} (x,y)} 是一个椭圆函数域,代数曲线 { ( x , y ) ∈ C 2 : y 2 = x 3 − x − 1 } {\displaystyle \{(x,y)\in \mathbb {C} ^{2}:y^{2}=x^{3}-x-1\}} 给出它的一个几何模型。

若基域 F {\displaystyle F} 非代数封闭域,则函数域无法只由多项式的零点描述,因为此时存在无点的曲线。例如可取实数域 F := R {\displaystyle F:=\mathbb {R} } 并考虑其上的代数曲线 x 2 + y 2 + 1 = 0 {\displaystyle x^{2}+y^{2}+1=0} ,此方程定义了一个 R [ x ] {\displaystyle \mathbb {R} } 的有限扩张,因而定义了一个函数域,然而

代数封闭域上的代数曲线可以用代数簇完整地描述,对于一般的基域或者环上的曲线论,概形论能提供较合适的框架。

复射影曲线可以嵌入 n {\displaystyle n} 维复射影空间 C P n {\displaystyle \mathbb {C} P^{n}} 。复射影曲线在拓扑上为二维的对象,当曲线光滑时,它是个紧黎曼曲面,即一维的紧复流形,因而是可定向的二维紧流形。这时该曲面的拓扑亏格(直观说就是曲面有几个洞或把手)等同于曲线上由代数几何学定义的亏格。视这类曲线为黎曼曲面,则可以采复分析手法加以研究。另一方面,黎曼则证明了任何紧黎曼曲面都同构于一条复射影曲线。

于是我们有三个相互等价的范畴:复数域上的不可约平滑射影曲线、紧黎曼曲面与 C {\displaystyle \mathbb {C} } 上的函数域。因此一维复分析(包括位势论)、代数几何与域论的方法此时能相互为用,这是高等数学里很常见的现象。

N-1n+1=0

曲线在一点 P {\displaystyle P} 的平滑性可以用雅可比矩阵判断。以下考虑嵌于 P n {\displaystyle \mathbb {P} ^{n}} 中的曲线:设该曲线由 n − 1 {\displaystyle n-1} 个 n + 1 {\displaystyle n+1} 个变元的齐次多项式 g 1 , … , g n − 1 {\displaystyle g_{1},\ldots ,g_{n-1}} 定义,若其雅可比矩阵 ( ∂ g i ∂ x j ) i , j {\displaystyle \left({\frac {\partial g_{i}}{\partial x_{j}}}\right)_{i,j}} 在区线上一点 P {\displaystyle P} 满秩,则称它 P {\displaystyle P} 点光滑;反之则称为奇点。在一点的平滑性与多项式 g 1 , … , g n − 1 {\displaystyle g_{1},\ldots ,g_{n-1}} 的选取无关,也与曲线的嵌入方式无关。

在平面射影曲线的例子,假设曲线 C {\displaystyle C} 由齐次方程式 f ( x , y , z ) = 0 {\displaystyle f(x,y,z)=0} 定义,则 C {\displaystyle C} 的奇点恰为 C {\displaystyle C} 上使得 ∇ f {\displaystyle \nabla f} 为零的点,即:

在特征非零的域上,一条代数曲线仅有有限个奇点;无奇点的曲线即平滑曲线。奇点在双有理映射下可能映为光滑点;事实上,奇点总是可借着平面的拉开映射或正规化解消,由此得到的新平滑曲线仍双有理等价于原曲线;然而对代数封闭域上的射影曲线,其奇点总数则关系到曲线的几何亏格,后者是个双有理不变量。

曲线的奇点包括多重点(这是曲线的自交点)及尖点(如仿射曲线 x 3 = y 2 {\displaystyle x^{3}=y^{2}} 之于原点 ( 0 , 0 ) {\displaystyle (0,0)} ,见右图)等等。一般来说,仿射平面曲线 f ( x , y ) = 0 {\displaystyle f(x,y)=0} 在一点 P {\displaystyle P} 的奇点性质可以透过下述方式理解:

透过平移,不妨假设 P = ( 0 , 0 ) {\displaystyle P=(0,0)} 。将多项式 f ( x , y ) {\displaystyle f(x,y)} 写成

其中 f n ( x , y ) {\displaystyle f_{n}(x,y)} 是 n {\displaystyle n} 次齐次多项式。直观地想像, f ( x , y ) = 0 {\displaystyle f(x,y)=0} 在原点附近的性状仅决定于最低次的非零项,设之为 f m ( x , y ) {\displaystyle f_{m}(x,y)} 。根据齐次性可以将之分解成

换言之,曲线在原点附近将近似于 m {\displaystyle m} 条(含重复)直线 a i x − b i y = 0 {\displaystyle a_{i}x-b_{i}y=0} 的联集。上式中相异的直线数 r {\displaystyle r} 称作分支数,正整数 m {\displaystyle m} 称作平面曲线在该点的重数,此外还有一个内在的不变量 δ P := dim ⁡ O C ~ , P / O C , P {\displaystyle \delta _{P}:=\dim {\mathcal {O}}_{{\tilde {C}},P}/{\mathcal {O}}_{C,P}} ,其中 C ~ → C {\displaystyle {\tilde {C}}\rightarrow C} 是该曲线的正规化态射。资料能够被用来分类奇点。例如一般尖点对应到 [ 2 , 1 , 1 ] {\displaystyle } ,一般双重点对应到 [ 2 , 1 , 2 ] {\displaystyle } ,而一般n重点则对应到 [ n , n ( n − 1 ) 2 , n ] {\displaystyle } 。

各奇点的不变量δP决定平面曲线 f ( x , y ) = 0 {\displaystyle f(x,y)=0} 的亏格:设 deg ⁡ f = d {\displaystyle \deg f=d} ,则有

对于在复数域上的平面曲线,John Milnor以拓扑方式定义了不变量μ,称为Milnor数:同样假设 P = ( 0 , 0 ) {\displaystyle P=(0,0)} ,在原点附近够小的四维球 B ϵ := { ( x , y ) ∈ C 2 : | x | 2 + | y | 2 < ϵ } {\displaystyle B_{\epsilon }:=\{(x,y)\in \mathbb {C} ^{2}:|x|^{2}+|y|^{2}<\epsilon \}} 内有 ( x , y ) ≠ ( 0 , 0 ) ⇒ ∇ f ( x , y ) ≠ 0 {\displaystyle (x,y)\neq (0,0)\Rightarrow \nabla f(x,y)\neq 0} ,此时有连续映射

由于 B ϵ − { ( 0 , 0 ) } {\displaystyle B_{\epsilon }-\{(0,0)\}} 同伦等价于三维球面 S 3 {\displaystyle \mathbb {S} ^{3}} ,于是可定义μ为此映射的拓扑次数。μ与前述不变量的关系由下式表明:

事实上, { ( x , y ) ∈ C 2 : f ( x , y ) = 0 } ∩ { ( x , y ) ∈ C 2 : | x | 2 + | y | 2 = ϵ } {\displaystyle \{(x,y)\in \mathbb {C} ^{2}:f(x,y)=0\}\cap \{(x,y)\in \mathbb {C} ^{2}:|x|^{2}+|y|^{2}=\epsilon \}} 在ε够小时是 { ( x , y ) ∈ C 2 : | x | 2 + | y | 2 = ϵ } ≅ S 3 {\displaystyle \{(x,y)\in \mathbb {C} ^{2}:|x|^{2}+|y|^{2}=\epsilon \}\cong \mathbb {S} ^{3}} 中的一个环圈,称作奇点环圈,它具有复杂的拓扑性质。例如: x 3 = y 2 {\displaystyle x^{3}=y^{2}} 在尖点附近的奇点环圈是三叶结。

域 F {\displaystyle F} 上的有理曲线是双有理等价于射影直线 P F 1 {\displaystyle \mathbb {P} _{F}^{1}} 的曲线,换言之,其函数域同构于单变元有理函数域 F ( t ) {\displaystyle F(t)} 。当 F {\displaystyle F} 代数封闭时,这也等价于该曲线之亏格为零,对一般的域则不然;实数域上由 x 2 + y 2 + 1 = 0 {\displaystyle x^{2}+y^{2}+1=0} 给出的函数域亏格为零,而非有理函数域。

具体地说,一条有理曲线是能以有理函数参数化的曲线,例子请见条目有理正规曲线。

任何 F {\displaystyle F} 上有有理点的圆锥曲线都是有理曲线。参数化的过程如下:过给定有理点 P {\displaystyle P} 而斜率为 t {\displaystyle t} 的直线交平面上一条二次曲线于两点,就x坐标来说,交点的x坐标是一个二次多项式的根,其中一个属于 F {\displaystyle F} 的根已知,即 P {\displaystyle P} 的x坐标;因此透过根与系数的关系得知另一根也属于 F {\displaystyle F} ,而且能表作 t {\displaystyle t} 在 F {\displaystyle F} 上的有理函数。y坐标的作法相同。

例。考虑斜椭圆 E : x 2 + x y + y 2 = 1 {\displaystyle E:x^{2}+xy+y^{2}=1} ,其中 ( − 1 , 0 ) {\displaystyle (-1,0)} 是有理点。画一条过该点且斜率为t之直线 y = t ( x + 1 ) {\displaystyle y=t(x+1)} ,并带入E的等式,于是得到:

这就给出E的有理参数化,于是证明了E是有理曲线。

将此结果置于射影几何的框架下,则能导出若干数论的结论。例如我们可在E中加入无穷远点,得到射影曲线

以上参数化遂表为

若取 t {\displaystyle t} 为整数,对应的 X , Y , Z {\displaystyle X,Y,Z} 是不定方程 X 2 + X Y + Y 2 = Z 2 {\displaystyle X^{2}+XY+Y^{2}=Z^{2}} 的整数解;若将 X {\displaystyle X} 代以 − X {\displaystyle -X} ,则此方程诠释为θ=60°时的余弦定理,借此能描述所有一角为 60°且边长均为整数的三角形,例如取 t = 2 {\displaystyle t=2} ,就得到边长分别为X=3, Y=8, Z=7的三角形。

椭圆曲线可以定义为任意亏格等于一且给定一个有理点的代数曲线,它们都同构于平面上的三次曲线。此时通常取无穷远处的反曲点为给定的有理点,这时该曲线可以写作射影版本的Tate-魏尔施特拉斯形式:

椭圆曲线带有唯一的阿贝尔群结构,使得给定有理点为单位元素,且加法为代数簇的态射,因而椭圆曲线构成一个阿贝尔簇。在三次平面曲线的情形,三点和为零当且仅当它们共线。对于复数域上的椭圆曲线,此阿贝尔簇同构于 C / Λ {\displaystyle \mathbb {C} /\Lambda } ,其中的 Λ {\displaystyle \Lambda } 由相应的椭圆函数给出。

对亏格大于一的曲线,其性质与有理曲线与椭圆曲线有显著不同。根据Faltings定理,定义在数域上的这类曲线只有有限个有理点;若视为黎曼曲面,它们则带有双曲几何的结构。例子包括超椭圆曲线(英语:Hyperelliptic curve)、克莱因四次曲线(英语:Klein quartic)与一开始提到的费马曲线(英语:Fermat curve)在 n ≥ 4 {\displaystyle n\geq 4} 的情形。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