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台湾气候
2020-05-12 14:52:01

台湾岛气候,北回归线以北为副热带季风气候,以南为热带季风气候。或将全境划为热带、副热带,并把岛屿北界、南界做为过渡带。另外虽然为亚热带岛屿,平地气候温暖,但由于山脉极高,因此台湾岛山区则广布温带植物,冬季北方的雪山山脉甚至会年年降雪。

台湾岛位于季风气候范围内,季风大于信风西风带等行星风系的影响,5月到9月是台湾岛的夏季,夏季前期受西南季风带来潮湿温暖的气流影响,之后则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是为热带海洋气团所控制,每日气温经常可达27到35度,且湿度也高。7月的平均气温达到28度。夏季长、冬季相对短,冬季受冷空气影响,以台北测站的温度可分为,大陆冷气团、强烈大陆冷气团、寒潮影响,加上台湾岛四面环海,一旦遇到来自贝加尔湖附近、中国大陆北方寒流南下,亦因受海洋暖流中和了寒冷的气温,加上水汽阻挡,使气候也较温暖,相比华南沿海地区,甚至是海南岛北部更显得温和暖和,但偶而仍会发生低于10度的寒潮,是为强烈大陆冷气团所控制,在台湾岛北部经常带来冬季降雨,1月平均气温介于15~21度之间,在合欢山、玉山、雪山等山区地带则仍然有降雪的机会。因此台湾夏季为西南季风,冬季则为东北季风,有时也会受气团位置而改变风向,例如夏季八月太平洋高气压西伸受所吹的东南风,秋季干燥而凉爽的东北风,常见于十月,或是温暖的东风,常见于冬季冷气团东移出海变性后。由于台湾岛位于冷暖气团的交界上,若某平地气象观测站从五月初到十月初,皆有可能测到整个夏天的最高气温,而十一月底到四月初,皆有可能测到整个冬天的最低气温,只是几率大小而已。

台湾的降水是台湾岛多云潮湿的指标,台湾岛每年的雨水量相当大,平均年降雨量为2515毫米,是世界平均雨量的3倍之多,但是伴随着季节、位置、标高的不同,降雨量也随之变化。北部、东部全年有雨,其中大基隆地区最常下雨,基隆被称为“雨港”,由于雨量惊人,台湾岛东北角除了雨量是全岛最大,放在亚洲格局更是全东亚最潮湿的地方,也是亚洲大陆上孟加拉印度雨极以外的雨极之一。但中南部的雨季,则主要在夏季的偶发暴雨,因此南部干湿季分明。

台湾是太平洋生成的台风的路径,经常会有许多台风经过,6月至9月是台风季。

台湾常见的天气之自然灾害包括台风、寒害、豪雨:以及较少见的冰雹、龙卷风等。

热带气旋平均每年三至四个,是影响台湾气候的主要因素,除了强风造成的屋舍毁损,热带气旋所带来的瞬间雨量也容易造成豪雨。

受风带季移,多重尺度交互作用影响,台湾的梅雨季通常发生在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中旬。每年的梅雨季的雨量不一,降水时间也不均。

台湾冬季经常会受冷空气厚度、冷空气移动方向、槽线深厚、水汽多寡等因素决定冷空气影响台湾的程度,进而使台湾的冬季温度更低。

霾是车辆、工厂所排放的污染物,与空气中的水汽结合,在逆温层下方堆积,加上光化污染、降水偏少、幅合、大气扩散条件不良所形成的能见度降低现象。通常出现在冬季、春季天气放晴、风速微弱使得工业区与车辆废气扩散不易,或是来自中国大陆之重度污染空气随着季风南下时,台湾西部都会区空气质量经常快速恶化,常可见黄棕色的霾层垄罩在都市上空。

根据中央气象局资料显示,台湾从台北至屏东皆出现过龙卷风。龙卷风常伴随者强烈对流,台湾西南部平地地区及澎湖近海海面,在5、6月梅雨季,或7至9月台风过后,偶尔会出现小型龙卷风。

沙尘暴是中国西北地区受强风扬起的沙尘,导致大气中含有大量细颗粒扬尘的气候现象;有时沙尘暴会伴随着工业污染物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在中国西北、蒙古一带发生的沙尘暴一般经由西风气流往东影响华北、日本、南北朝鲜甚至北美等地,通常不会直接影响台湾岛;但有时悬浮微粒仍会经由东北季风往南影响台湾岛的空气质量。

2010年3月21、22日,台湾岛经历有史以来最大沙尘暴,全台39测站都曾测到悬浮微粒浓度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 (超过300即有害)。

圣婴现象是赤道东太平洋海域,海温及洋流的变异现象。一般正常情况下,太平洋东部气压高于西部,因此产生热带东风带,带动太平洋洋流西行。海温是影响大气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圣婴时期可能呈现反常的冷夏或暖冬现象,而反圣婴时期则可能出现热夏与寒冬现象。

落山风指冬季时,在恒春半岛一带常出现的持续性异常强风。形成原因是东北季风受到中央山脉阻挡,到了恒春半岛附近,由于山势低缓,因此翻过高度不大的丘陵,加上邻近地形造成的山谷效应,因此形成强劲的下坡风。地理上,落山风气候也在九棚溪下游造成台湾岛少见的沙丘地形 (九棚沙丘)。

焚风指夏季当台风通过台湾北部时,或发生强劲的西南风时,在大武-台东-成功地区常出现的干燥热风。(当台风期间),气温骤增至超过34℃时,即可称之为“焚风”。形成原因是气流受到高山阻挡,而在迎风面冷却成云团降雨;在翻过山岭后,则变成干燥空气,受到压缩而增温,形成干热风,并容易造成农业上的损害。同理 (当台风通过台湾南部时),新竹-台中地区与基隆-台北地区也可能出现焚风,但频率较低,常见于花东地区。

西北雨指夏季午后受热力上升出现的对流雨,雨势大、降水范围小、时间短、经常伴随闪电打雷。形成原因是夏季午后日照强烈、蒸发旺盛,气流猛烈上升而成骤雨。

台湾岛的寒流是每年12月初至隔年3月底,在东亚地区由于西伯利亚冷空气无规律性的南下,因而会造成中国大陆和台湾岛及日本、朝鲜半岛等地的气温急速下降现象。

在台湾,寒潮之定义为:“凡是因为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造成日最低气温连续两天下降达4℃以上者,就称为寒潮。若温度下降达到6℃以上者,称为强烈寒潮。”台湾岛地区平均每年有寒流5至6次,强烈寒流2至3次。

寒流则指的是当大陆冷气团南移,进入台湾岛,寒冷的气团流就会使台湾岛各地气温急速下降。当中央气象局预测大陆冷气团一旦登陆台湾岛且可能导致台北市的每日最低温降到10 ℃或以下的时候,就会把该大陆冷气团称为寒流。

台湾岛位于副热带与热带气候区之间,所处纬度较低,因此只有在高海拔山区,例如玉山、雪山、合欢山,比较常发生降雪现象。不过,史料显示台湾在历史时期曾有平地降雪的情况。以《台湾府志》为例就有记载表示小冰期的鸡笼在冬春之际时有霜雪。虽然自从清代至今日,一直有论者争议相关记载的真实性,可是在公元2016年1月24日的凌晨时刻,位于基隆境内的姜子寮山降下大雪,并且厚达十几公分,因此有论者根据当代的观测记录指出“鸡笼积雪”相关记载应属真实存在,并非子虚乌有之说。

蒋丙然(1954) 按照柯本气候分类法,依据各地的平均气温及平均雨量,将台湾岛分为六个气候区:

陈正祥(1957) 则按照桑士伟气候分类法,依据年雨量、干雨季、湿度、云量、日照、蒸发等气候特征,将台湾岛划分为八个气候区: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