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正樱虾
2020-04-15 08:08:22

正樱虾(学名:Sergia lucens),是樱虾科樱虾属的一种虾,台湾一般称作樱花虾,台语称作花壳仔,因为其发光特性,又称作发光樱虾、发光正樱虾、晶莹樱虾。而由于分布稀有性,在台湾也常被称为国宝虾,在台湾与日本都是一种稀有的渔业资源,被列为东港三宝之一。

以往日本学者认为仅分布于日本静冈县骏河湾沿海以及东京湾、相模湾等地,直到1980年代,日本开始寻求樱花虾替代物,得知台湾东港渔港有此渔获,经日本学者大森信等人确定与日本为同种,之后陆续研究,除屏东县小琉球以及东港镇到枋山乡沿岸外、在宜兰县苏澳、龟山岛、花莲县长滨、石梯、新城及台东县大武、成功一带海域也有发现。 2000年,俄罗斯学者Vereshchaka分析丹麦研究船在1930年至1982年采集的标本后,发现在新几内亚西北海域、婆罗洲西北海域以及菲律宾吕宋岛中西部海域也有采集纪录,正确的分布范围目前仍不明。

成虾身长约40毫米(1.6英寸),全身布满160个左右的发光器及红色素,呈现半透明红色。台湾西南沿海的族群,栖息在水深约150米、含有大量泥沙的海底峡谷地形,成虾会每日洄游,在日落前开始上浮,并在夜间摄食磷虾等浮游动物,日出后即下潜,生命周期约15个月,卵孵化后10至12个月成熟,产卵后2至3个月死亡,全年均会产卵。

主要在东港渔港附近沿海的大坪、港口、孔角、大寮、三仑尾等5个海域进行捕捞,历史可回溯到1950年代,但早期仅为捕捞底栖鱼类时的混获物。1982年,日本开始以每公斤320至350台币的高价收购干燥樱花虾,因而促成东港专业捕捞樱花虾渔业的发展,1993年成立樱花虾产销班,并开始逐步制定作业规范及捕捞限制,夏季6至10月禁止捕捞,改捕捞相似种之中型毛虾以弥补空窗期。在东港,黑鲔鱼、樱花虾、油鱼子三种高经济渔获被合称为“东港三宝”,但约有九成都是外销日本,仅有1成内销,年渔获量最高曾达到2,000公吨(2,000长吨;2,200短吨),但经过评估后,目前以每年不超过900公吨(890长吨;990短吨)为上限。

宜兰地区自1996年在龟山岛海域发现樱花虾族群后,在2005年亦制定相关规范开捕捞,以宜兰大溪渔港为主要作业地,目前年渔获量仅约300公吨(300长吨;330短吨)。

至少自1894年起便有捕捞纪录,仅在骏河湾海域开放捕捞,仅在3至6月、10至12月分两季捕捞,并对捕捞之方式做相当大的限制,渔获量在1967年曾达到8,344公吨(8,212长吨;9,198短吨)的最高纪录,1970-1995年间平均渔获量约3,200公吨(3,100长吨;3,500短吨),但自1997年后,年渔获量已降到850公吨(840长吨;940短吨)以下。

台湾并无食用新鲜樱花虾的习惯,大多是制成樱花虾干。料理上通常以快炒爆香方式激发香味,如樱花虾炒饭,或是添加在其他菜肴中增加鲜味,也有当成零食食用樱花虾干的方式。

屏东县政府和希萌创意合作,将东港三宝之一的“樱花虾”拟人化代言东港黑鲔鱼文化观光季,并名为“绚樱”,意指樱花虾的颜色如绚烂绽放的樱花。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