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麻豆区
2020-03-31 20:22:30

麻豆区(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Muâ-tāu khu)位于台湾台南市中部偏西北,北邻下营区、学甲区,西邻佳里区,东邻官田区、善化区,南接西港区、安定区。

本区地处嘉南平原中央地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曾文溪自区境南边流经,经济活动以农牧业为主,代表作物为文旦,有“柚城”的美名,在台湾享有极高知名度;居民大都来自福建漳、泉两地,民情淳厚,民风保守。少数为平埔原住民。

历史上即台南地理上之枢纽(眼睛),加上近年来的交通建设,不但是大曾文地区之交通要冲 ,也是门户及政经中心,有多条公路在此交会,省道市道区道快速道路数量,在溪北地区,已超越前县治中心新营区。

作为南科卫星园区之麻豆工业区,也有多条大道正在建设。

行政区域有部分位于曾文溪以南,与善化区溪美里以及安定区苏厝里相邻。

麻豆区早期为蔴豆社的聚落所在,故旧称为“麻豆番社”。“麻豆”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来自于西拉雅语的 Mata(眼睛、目)和au(港澳)合并而成,即眼睛、枢纽之意, 荷兰时代写作Mattau、Mattauw。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翁佳音则认为麻豆一名可能源自汉人的“码头”,并以荷兰文献佐证原住民事实上称麻豆为“Toukapta”。

过去认定麻豆社为西拉雅族传统四大社之一,但李壬癸等语言学者则根据音韵演变,发现麻豆社 17 世纪以降所采集的音韵演变与湾里社一致,语言应属于大武垅语。

2000年4月于此地发现“过港贝冢”及“千年人骨”,属“茑松文化”,推测麻豆出现人类聚落的历史,应超过上千年。

在中国明朝时,西拉雅族四大社之一的“蔴豆社”居住在此。荷治时期初期,麻豆社原住民曾反抗荷兰人统治,1629年发生麻豆溪事件,麻豆社遭击败;1635年麻豆社之役,麻豆社被攻破,就此消失。荷兰人曾在此设“教会大学”。在此曾出土荷兰时期古炮。

清代雍正时期因汉人迁往渐增,改称“蔴豆保”。

日治初期仍延袭清国旧制,1898年设“蔴豆办务署”,明治三十四年(1901),废县改置厅及支厅,麻豆归盐水港厅管辖,设蔴豆支厅。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废除盐水港厅,蔴豆支厅改隶台南厅,麻豆分属蔴豆区、寮仔廍区、佳里兴区及安业区。

大正9年(1920年),市区改正,台南厅改台南州。蔴豆去草字头改为麻豆街,属台南州曾文郡管辖。街长依次为:林钦、渡利友吉、池田唯治郎、岛泽兼作。

二次大战后,中华民国接收台湾。11月官派陈西湖接收麻豆街,为“麻豆街代理街长”,1946年撤销曾文郡役所,改曾文区署,麻豆街改为“麻豆镇”。1950年“台南县麻豆镇”成立,陈西湖即出任第一任麻豆镇长。1951年,实施地方自治,首任民选镇长由张拔当选。

白色恐怖时期,麻豆镇发生中国共产党台湾省工作委员会麻豆支部案,包括镇长谢瑞仁在内共3人判处死刑、9人判处无期徒刑、6人判刑15年有期徒刑、7人判12年有期徒刑、5人判10年有期徒刑、6人判1年有期徒刑。

2010年12月25日台南县市合并后改称麻豆区。

麻豆镇镇长

麻豆区区长

2018年进行里邻调整,在1月29日将庄礼里与大山里并入海埔里,小埤里并入埤头里,安西里并入安业里,保安里并入巷口里。之后在4月30日,将原本的中民里与谢安里合并为谢厝寮里,砖井里与安东里合并为井东里,龙泉里与总荣里合并为清水里,新建里与谷兴里合并为新兴里。经此调整后,麻豆区下设20里:

港尾里、南势里、大埕里、中兴里、北势里、安正里、安业里、东角里、油车里、巷口里、海埔里、埤头里、麻口里、新兴里、寮廍里、井东里、兴农里、清水里、谢厝寮里、晋江里

坐标:23°11′N 120°15′E / 23.183°N 120.250°E / 23.183; 120.250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