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马来州属
2020-03-25 10:44:28
坐标:4°0′N 102°30′E / 4.000°N 102.500°E / 4.000; 102.500马来西亚半岛地区(英语:Peninsular Malaysia),俗称西马(马来语:Malaysia Barat),通称马来西亚半岛(Semenanjung Malaysia)或马来半岛(Semenanjung Tanah Melayu),旧称马来亚(英语:Malaya),是马来西亚国土在马来半岛的一部分,总面积约130,590平方千米(50,420平方英里)。它北邻泰国,南与新加坡通过新柔长堤和马新第二通道相连。它隔马六甲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达腊岛相望。南中国海将其与东马隔开。西马占马来西亚人口和经济的大部分,大约80%。截至2015年,西马的人口约为2500万,多数人口居于半岛西岸。西马由11个州和两个联邦直辖区组成,亦有东西之分,其中东海岸通指面向南中国海和太平洋的区域,西海岸则为面向马六甲海峡和印度洋的区域。而西海岸因人口密集而普遍被细分为北中南三部。虽然柔佛州东岸面向南中国海,但其西部和南部的马六甲海峡和柔佛海峡属于印度洋,所以可被视为西海岸州属的一部分。该区在马来西亚成立前以前,曾经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即马来亚联合邦,因此民间也有人使用“马来亚”来称呼现今的西马。 1963年马来西亚成立后,就以“西马”称呼马来亚,“马来亚”一词渐渐少用,但在一些历史悠久的事物、法律文件,仍然使用“马来亚”一名,如马来亚大法官(相对于东马的婆罗洲大法官)、马来亚大学、马来亚银行、马来亚虎等等。为了规范马来西亚华语用词,2004年成立的马来西亚华语规范理事会规范名称为“马来半岛”、简称“半岛”,东马则规范为“沙巴砂拉越”、简称“沙砂”,并建议停止使用“西马”、“东马”的称呼,但民间与传媒依然使用。15世纪,马六甲王朝统治了北大年以南的整个半岛及苏门达腊东部,至十六世纪被葡萄牙攻占后、荷兰、英国等欧洲殖民势力先后进入马来半岛。至19世纪末全半岛均成为英国殖民地。二战之后,成立自治领,并在1957年独立,称马来亚联合邦。在1963年9月16日连同沙巴、沙劳越以及新加坡联合组成马来西亚。新加坡在1965年退出马来西亚。西马2015年各族群人口百分比西马的人口以信奉伊斯兰教的马来西亚马来人为主,华人和印度人也占半岛人口的3成。半岛原住民多数居住在内陆地区。另见:马来西亚地理及马来西亚行政区划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