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滑坡谬误
2020-03-23 17:10:19
滑坡谬误(Slippery slope)是一种非形式谬误,使用连串的因果推论,却夸大了每个环节的因果强度,而得到不合理的结论,因为事实不一定照着线性推论发生,而有其他的可能性。一般所说的“无限上纲”有时也牵涉到此种谬误。有些说法将连续体谬误也归为滑坡谬误,但近来已较少这样使用。滑坡谬误的典型形式为“如果发生 A 1 {displaystyle A_{1}} ,接着就会发生 A 2 {displaystyle A_{2}} ,接着就会发生 A 3 {displaystyle A_{3}} ,接着就会发生 A 4 {displaystyle A_{4}} ,……,接着就会发生 A n {displaystyle A_{n}} ”,而后通常会明示或暗示地推论“ A n {displaystyle A_{n}} 不应该发生,因此我们不应允许 A 1 {displaystyle A_{1}} 发生”。 A 1 {displaystyle A_{1}} 至 A 2 {displaystyle A_{2}} 、 A 2 {displaystyle A_{2}} 至 A 3 {displaystyle A_{3}} 、 A 3 {displaystyle A_{3}} 至 A 4 {displaystyle A_{4}} 、……等因果关系好似一个个“坡”,从 A 1 {displaystyle A_{1}} 推论至 A n {displaystyle A_{n}} 的过程就像一个滑坡。滑坡谬误的问题在于,每个“坡”的因果强度不一,有些因果关系只是可能、而非必然,有些因果关系相当微弱,有些因果关系甚至是未知或缺乏证据的,因而即使 A 1 {displaystyle A_{1}} 发生,也无法一路滑到 A n {displaystyle A_{n}} , A n {displaystyle A_{n}} 并非必然(或极可能)发生。相对地,若有充足证据显示每个“坡”都有合理、强烈的因果连结,即不构成滑坡谬误。像是例如说“假若费马最后定理不成立,那就可以找到一组正整数 A , B , C {displaystyle A,B,C} 以及质数 p {displaystyle p} ,使得 A p + B p = C p {displaystyle A^{p}+B^{p}=C^{p}} ,而用这组正整数可以构造出一个椭圆曲线 y 2 = x ( x − A p ) ( x + B p ) {displaystyle y^{2}=x(x-A^{p})(x+B^{p})} ,而这个椭圆曲线无法对应到任何的模形式,在这种状况之下,谷山-志村猜想就不成立”,也就是说“假若费马最后定理不成立,那就可以找到一组正整数 A , B , C {displaystyle A,B,C} 以及质数 p {displaystyle p} ,使得 A p + B p = C p {displaystyle A^{p}+B^{p}=C^{p}} ”,然后“而用 A , B , C {displaystyle A,B,C} 以及质数 p {displaystyle p} 这组正整数可以构造出一个椭圆曲线 y 2 = x ( x − A p ) ( x + B p ) {displaystyle y^{2}=x(x-A^{p})(x+B^{p})} ”,然后“ y 2 = x ( x − A p ) ( x + B p ) {displaystyle y^{2}=x(x-A^{p})(x+B^{p})} 这个椭圆曲线无法对应到任何的模形式”,然后“如果有椭圆曲线无法对应到任何的模形式,谷山-志村猜想就不成立”。由于谷山-志村猜想和费马最后定理之间的这种关联已被证明,所以这不算谬误。小华今天借十元也不表示明天就会借一百元,就算今天借一百元也不表示明天就会借一千元,就算小华借一千元甚至一万元,也不表示乙就会破产。孩子如果不上好国中,之后就考不上好高中,再来就考不进好大学,接着会找不到好工作,然后会穷困潦倒,一生就毁了!孩子如果不上好国中也不表示之后就考不上好高中,就算考不上好高中也不表示再来就考不进好大学,就算考不进好大学也不表示就会找不到好工作,就算找不到好工作也不表示会穷困潦倒,就算穷困潦倒也不表示一生就毁了。员工偷懒公司便会损失,公司赚不到钱就要裁员,被裁员的人会没工作,没工作的人为了生计就会无恶不作。因此,上班偷懒是非常严重的罪恶。公司损失也不表示公司会赚不到钱,就算公司赚不到钱也不表示公司就要裁员,就算公司裁员也不表示被裁员的人会没工作,就算被裁员的人没工作也不表示会为了生计无恶不作。支持严刑峻罚、加重处罚不代表最后一定会走向支持整本六法全书唯一死刑的状况。以前商纣王弄了一双象牙筷子,箕子看到了感到恐惧。他认为说纣王有了象牙筷子,之后就会认为用陶土做的器皿配不上,因此就必然会再想办法得到犀牛角和玉石做的杯子;而在得到象牙筷子和玉石做的杯子后,就必然不会满足用这些东西盛装豆子和豆叶等粗食,而会想办法得到牦牛、大象和豹的胎盘之类的珍馐美馔;在吃到牦牛、大象和豹的胎盘之类的珍馐美馔后,就不会想穿着用粗布裁制的衣服、住在茅草盖的小屋当中,而一定会想改穿九重锦衣,并住在高高的楼台和宽广的房间之内;再这样下去,整个天下的东西都会满足不了他的欲求的。《韩非子.说林上》如果不能证明说“有了象牙筷子,之后就必然会再想办法得到犀牛角和玉石做的杯子”、“在得到象牙筷子和玉石做的杯子后,就必然会想办法得到牦牛、大象和豹的胎盘之类的珍馐美馔”、“在吃到牦牛、大象和豹的胎盘之类的珍馐美馔后,就一定会想改穿九重锦衣,并住在高高的楼台和宽广的房间之内”这每一步的连结的够强的话,那这个论证就犯了滑坡谬误。你喜欢《幸运☆星》这种萌系动漫?今天你看了萌系动漫,明天就会对女孩子起非分之想,开始想玩十八禁游戏;玩了十八禁游戏,口味就会越来越重,直到开始看起猎奇向的东西;在看了猎奇向的东西后,可能就会跃跃欲试,找真实世界的女生下手,从此变成一个人格扭曲的性变态兼杀人魔,这样你还要喜欢《幸运☆星》吗?喜欢萌系的东西不表示喜欢十八禁,喜欢十八禁不表示口味就会变得猎奇,喜欢猎奇也不表示会想在现实中实践。同性婚姻通过后同性恋会增加,同性恋增加导致越来越少人跟异性生育,生育率不断下降,最后国家灭亡。同性婚姻通过未必导致同性恋增加;同性恋增加也未必导致生育率下降(存在辅助生殖技术允许同性伴侣进行生育);就算生育率下降,也很难导致国家灭亡。多数人民都爱国,爱国就要全力支持政府、支持党和✕✕主义;而人民会全力支持支持政府、支持党和✕✕主义,就表示✕✕主义的路线没有错、多数人民都乐于享受✕✕主义指导下的社会,因此他们乐于支持支持政府、支持党和✕✕主义。爱国不表示支持政府、支持党和✕✕主义;支持政府、支持党和✕✕主义不代表人们是因为乐在其中而这么做的,也不代表✕✕主义是对的。政府维持死刑并执行死刑是利用民粹换取支持,这是在向极权政府看齐,这样会让政府更容易滥用权力,而滥用权力会让人民感到恐惧。人民有免于政府恐惧的自由,因此该废除死刑。这项论证的思维如次:“维持死刑并执行死刑→利用民粹换取支持→政府走向极权→政府滥权→人民生活于恐惧之中”,但维持死刑并执行死刑不代表政府就在利用民粹换取支持,利用民粹换取支持也不代表就会走向极权,因此这是滑坡谬误;此外此例中论者借由滑坡将死刑与恐惧连结起来,因此这项论述也同时是诉诸恐惧,借由唤起人们对政府滥权的恐惧意图让人们转向反对死刑。逻辑与批判思考教科书一般将滑坡论点视为谬误的形式之一,但也经常指出“如果斜坡是真实存在,换言之若有良好证据显示初始行动有非常高的可能性带来某些结果,那么滑坡也可以是良好的论点。论点的强度依赖于两个因素。第一,是因果链之间各连结的强度;论点不能强过最弱的连结。第二,是在于连结的数量;连结愈多,愈可能有其他因素导致后果改变。”在严格意义下,“若p则 … z”对于真实世界的滑坡论点,很可能不足以达到有力的演绎推理,且可能被视为谬误。然而,学者Doug Walton认为滑坡论点并不是形式证明(formal proof),而是对于可能后果的务实论点。 此外,Mario Rizzo则指出“首先,滑坡是论点间的斜坡:即一项务实论点倾向于带来另一项。当人们说一项论点(及其所支持之行动)倾向于带来另一论点时,意思是后果出现的可能性增加,这不是说必然导致极高的可能,也非称其不可避免。因此论点间的转换,不是基于严格的逻辑蕴含关系”若接受 p 提升了 z 的可能性,则风险增加至超过容忍范围之论点,可视为合理。当然,也同时有一定的空间,能否定 z 发生的可能性:255,以及议论风险的可容忍水准究竟为何。Howard Kahane认为,“滑坡谬误只发生在当我们接受某论点,而无进一步合理化或议论能指出第一步骤实行后将遵循其他步骤,或无法合理化第一步骤可事实上合理化剩下步骤时”由此也产生如何评估遵循特定步骤之可能性的问题。Eugene Volokh在其文章“滑坡的机制”(The Mechanisms of the Slippery Slope)中,检验了诸种对于一个决定可能产生另一决定的可能性之不同方式。他考虑的方式包括,例如A能导致B更加有效率,以及例如A能改变态度,使对于B的接受更加可能等。他指出“如果你面对实证性问题‘当我支持A时,可能导致其他人去支持B,这样是否合理?’你应考虑所有使得A导致B的机制,无论其为逻辑上或心理上的、司法或立法上、渐进或突然⋯⋯你应设想可能使A改变条件的整体范围,无论这些条件是公众态度、政治走向、成本与利益、或者当别人考虑B时对你的影响。”:1030–1031 Volokh总结于指称其分析是“暗示性地驳斥了将滑坡论点视为本质上逻辑谬误的看法:若有某宣称,将A会不可避免地导致B视为逻辑定论,这样或可说是错误的,但若是较为温和地宣称A或可使B更加可能,则似乎可以接受。”:1134 Adam Corner等人也有类似结论,他们研究了滑坡论点的心理机制,指出“尽管在哲学上饱受臭名,滑坡论点使用(且似乎可以接受)在广泛的各种务实脉络中。实验性的证据显示在某些情况下,其实务上的接受是可以合理化的,不仅在于决策理论的框架下使其主观地合理,也在于其表现了在客观上所宣称的滑坡事实上是如何存在。”:147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