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东非共同体
2020-03-25 07:36:50
东非共同体(简称东共体;英文:East African Community,EAC)是由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布隆迪、卢旺达和南苏丹六个东非国家组成的区域性国际组织。该组织于1967年首次成立,1977年解散;其后在2000年由肯尼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在阿鲁沙重新组织成立,总部也设于阿鲁沙。2004年,三国签订条约,成立关税同盟,于2005年1月生效。2007年6月18日,布隆迪与卢旺达两国正式加入东非共同体,成员国增至5个。东非共同体五国提出2015年合并成为统一的联邦国家(东非联邦)。该联邦将拥有共同的宪法、总统、议会和货币。但目前仍未成立。2016年3月,独立不久的南苏丹加入东非共同体获得批准,从此,东非共同体共有六个成员国。1967年6月,乌干达、肯尼亚、坦噶尼喀三国决定成立东非共同体,取代东非共同事务组织;成立东非立法议会,取代中央立法大会。1967年12月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三国签署《东非共同体条约》,有效期十年;东非共同体正式成立,总部设在坦桑尼亚阿鲁沙。东非共同体最高权力机关为“东非最高当局”,由三国元首组成。执行机构是“东非部长理事会”和五个专门委员会:公共事业包括:后因坦桑尼亚与乌干达之间政治分歧和经济摩擦加剧于1977年条约期满解体。1983年11月16日,在世界银行斡旋下,三国达成协议解决了共同体遗留下来的资产与债务问题。1993年11月,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三国开始恢复合作关系。1996年3月14日,东非合作体秘书处正式成立。12月,东非商业委员会成立。1997年3月5日,东非证券管理局成立,以协调三国资本市场的开发与合作。4月,合作体第2届首脑会议通过《1997~2000年东非合作体发展战略》。 8月28日,合作体部长委员会同意在2000年完成统一关税的目标,通过了将东非合作体协议升格为条约的指导性文件,制订了扩大成员的标准。1998年2月,三国外长联合出访比利时、美国、日本、英国四国,谋求捐助国同意资助三国道路网建设。4月,合作体部长委员会第9次会议提出了《东非共同体条约》草案,决定将合作体协议升格为东非共同体条约。5月22日,三国签署内河和海上航运协议、交通协议和国防合作谅解备忘录。5月25~26日,东非合作体秘书处、欧洲联盟和世界银行共同召开东非合作体道路网捐助会议。6月2日,三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1999年1月22日,合作体第3届首脑会议召开,同意年内签署东非共同体条约,三国外长还签署了联合外交备忘录。3月31日,三国开始颁发东非护照。5月6日,合作体部长委员会举行会议,讨论关税与贸易等问题,决定在2000年7月1日实行合作体内零关税和统一对外关税。11月21日,合作体部长委员会特别会议通过26点行动计划,包括6个月内批准共同体条约、决定接纳其他成员国、4年内完成关税同盟条约等内容。11月30日,三国总统在阿鲁沙市签署《东非共同体条约》,宣布正式成立东非共同体。2000年7月7日,共同体条约经三国议会完成批准手续后正式生效。2001年1月15日,三国举行共同体正式成立仪式,并举行首届首脑会议,会议选举肯总统莫伊为首届主席,同时签署了下列协定草案:《接纳新成员协定》《首脑会议规则与程序协定》《接纳观察员协定》《联合缉毒协定》和《标准化、质量保证、计量与检验协定》。4月24日,三国国家元首在阿鲁沙举行为期一天的首脑会议,会议批准了共同体2001~2005年发展计划及秘书处新任秘书长人选。2001年11月,东非共同体议会和东非法院在坦桑尼亚阿鲁沙成立,三国总统均出席成立仪式。随后,东非共同体议会举行首次会议。2002年1月,共同体议会在坎帕拉召开第二次会议,讨论了在实现经济一体化之前先建立东非政治联盟(东非联邦)等议题。4月,共同体第二届特别首脑会议在坎帕拉举行,就建立关税同盟的条款进行了商谈,但未能签署最终协定,同时暂时拒绝了卢旺达和布隆迪两国加入共同体的申请。2004年,三国签订条约,成立关税同盟,于2005年1月生效。2006年11月,EAC制定第三次东非发展战略,提出宏伟目标:即在2010--2015年期间建立一个社会转型的现代化的东非共同体。EAC五成员国的发展战略思想反映了共同体建设一个强大区域组织的雄心。2008年工作重点仍是继续加强实施关税同盟。在EAC发展中,关税同盟对共同体内经济贸易发展和提高国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发展增强了2012年建立东非共同市场的信心。东非关税联盟实施以来,肯、坦和乌三国贸易从2004年15.2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19亿美元,增长20%。东非共同体加强关税同盟的工作重点是消除不同程度存在的阻碍成员国间经济贸易合作发展的非关税壁垒,为实现关税同盟的各项目标扫除障碍。2008年8月起东非五国开始货币联盟磋商,提出货币联盟体制和框架,为实现EAC社会、经济和政治一体化打下基础。2008年6月,东非议会通过了东非共同体(EAC)2008/09财政年度预算,总额为4040万美元。此次预算增加了东共体在2006年至2010年发展重点战略项目投入,强调在法律和司法体系、协议、政策、规章、程序和标准等方面的发展与和谐。涉及领域还包括促进防务、和平及安全,加强财政、立法、监督、行政管理及信息技术,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促进社会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政治一体化,气候变化及环境保护等。2013年11月30日第十五届东非共同体首脑峰会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举行,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布隆迪和卢旺达5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东非共同体货币联盟协议。根据协议,东非共同体成员国将出让金融和汇率政策给地区央行,授权地区央行监测和制定成员国宏观金融政策。该协议规定,成员国加入货币联盟必须实现既定的宏观经济条件,并在加入货币联盟的至少前三年持续保持通货膨胀率不能超过5%,财政赤字不能超过国内生产总值6%,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最低为25%。此外,成员国还要满足经济融合条件。2016年,南苏丹宣布加入东共体,成为第六个东非共同体成员国。维多利亚湖沿岸拥有丰富的农业用地和地下资源,人口超过一亿。2013年推出单一货币和统一市场,将探讨成为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即东非联邦。2007年12月,东非共同体和欧洲联盟协定经济伙伴关系(EPA),并消除关税及农产品出口,并逐步取消从欧洲进口的工业产品关税。与发达国家相比,东非共同体内的网络使用率仍然是非常低的。东非共同体内的网络速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是偏慢的。于2009年,一条光纤线路被接驳至蒙巴萨港。这些服务集中于市区,而且价格亦比较昂贵。这可能是东非共同体的网络人口增长的主要障碍之一。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