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中央山脉
2020-03-27 08:39:30
中央山脉为台湾五大山脉之一,北起宜兰县苏澳镇南方澳与东澳之间的乌岩角,南到台湾本岛最南端的鹅銮鼻,呈北北东至南南西走向纵贯全岛,为全岛最长的山脉,它将台湾全岛分成了西大、东小不对称的两半,东部地势较险峻,而西部则较宽缓。同时中央山脉也成为全岛各水系的主要分水岭。中央山脉北起宜兰县苏澳附近的北方澳,经七星岭转西南方,接上从东澳岭(821米)而来的棱脉,南抵台湾最南端的鹅銮鼻,位于台湾中央偏东,全长约340公里,东西宽约80公里,纵贯全岛有“台湾屋脊”之称,所以又称为“脊梁山脉”(注:“脊梁山脉”是狭义的中央山脉;另有广义的中央山脉,是泛指“脊梁山脉”、“雪山山脉”和“玉山山脉”三条山脉的统称)。1971年举办“中央山脉南北大纵走”活动,因期间无法下山补给,故将中央山脉做分段设立补给地点,利于山下人员准备需要天数的物资,再朝向已设好的补给地点进行物资输送。由于南北两队进行纵走,分段因此形成北段是由北向南分成:北一段、北二段、北三段,南段是由南向北分成:南南段、南一段、南二段、南三段。南北两队会师地点在七彩湖,故为北三段、南三段交界地点。中央山脉自七星岭后,大白山是第一座超过1000米的有名山峰(1369米),三星山则是第一座高度超过2000米的有名山峰(2352米),此后高度即均在2000米以上,南湖大山北缘的巴都诺服山首度超过3000米(3167米),此后进入高山地区。自南湖北山起至中央尖山这段,被称为北一段,也称南湖中央尖,中央尖山迄甘著峰间之棱线,因地形破碎,更称“死亡棱线”之称呼。从甘薯峰迄中横间,则被称为北二段(无明山、铃鸣山、毕禄山)。从奇莱连峰起登点松雪楼开始,经奇莱主山北峰、奇莱主山、奇莱南峰、南华山、能高山、能高山南峰、光头山、白石山、安东军山,以迄低于3000米的摩即山、草山、卡社大山为止,被称为北三段,但又因为此段太长,故山岳界复将其细分为“奇莱连峰”、能高山至安东军山的“能高安东军”两段。邻近奇莱连峰的合欢群峰,因为中横雾社支线(台14甲线)的开通,沿线的山峰易于攀登,因此合欢山主峰、北合欢山、西合欢山、合欢山东峰、合欢尖山、石门山等群峰并未列入北三段。中央山脉主脊在安东军山以南陷落,一直到关门北山才又上升到3000米以上,并在秀姑峦山、马博拉斯山区形成中央山脉最高峰汇集,与玉山山脉争锋的场面,从丹大林道以南,迄八通关越岭道间,被称为南三段,此段自“三”算起,是因为中华山岳协会在办大会师时,是以南北两方向向位居中央的七彩湖会师之故。八通关越岭路在大水窟池以下,到南部横贯公路之间,被称为南二段(向阳山、三叉山),自南横以南,迄卑南主山间,则为南一段。卑南主山至北大武山间,高度低于3000米,棱线宽广、低平,淤积成许多湖沼,如万山神池、蓝湖、大鬼湖、遥拜池、红鬼湖与小鬼湖,这段又称为南南段,此外南南段最高峰为北大武山,大武山为台湾最南端的百岳,海拔3092米中央山脉高峰连绵,台湾百岳有许多名峰位于中央山脉之中。根据统计,中央山脉中的台湾百岳名峰总计有六十九座,3,000米以上的高山也达一百八十一座,总数是台湾五大山脉之冠。有:每逢台风由东向西侵袭台湾,背风面受到中央山脉屏障而风雨皆小,而且台风环流开始接触陆地时强度大幅减弱,故中央山脉常被说是护国神山,但气象专家吴德荣不以为然:吴德荣说,这种说法以受到中央山脉屏障地区的本位主义看待也许是对的,但就整个台湾来说绝对是错的,因为台风被中央山脉破坏结构时消耗的能量必然在迎风面转换成狂风暴雨;如果没有中央山脉,1996年贺伯台风就不会在两天内在迎风面的阿里山降雨2000毫米,2009年莫拉克台风更不会在迎风面的台湾南部山区降雨2600多毫米;曾有学者利用电脑模拟,若台湾地形是平坦的,则莫拉克台风所能带给台湾的降雨就差之千里,证明中央山脉绝非护国神山。但若没有中央山脉,每回台风来袭所带来的强风必会袭击全岛任何一处,同时台湾夏季降雨量也因此大幅降低易引发旱灾,因此在机会成本比较下,中央山脉为台湾仍带来不少帮助。

相关:

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