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起点
阿尔萨斯-洛林
2020-03-20 06:39:52
阿尔萨斯-洛林 (德语:Elsaß-Lothringen;法语:Alsace-Lorraine)指的是法国和德国在历史上有过争议的一处地区。此地区本属神圣罗马帝国,自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后逐渐成为法国领土。1871年普法战争后透过法兰克福条约归于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曾短暂宣告独立,后来又再度成为法国的领土。纳粹德国1940年恢复主权至1945年,又复归法国所占。目前是法国的洛林的摩泽尔省、默尔特-摩泽尔省、孚日省和阿尔萨斯的上、下莱茵省。阿尔萨斯在中世纪长期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1639年,法国占领了大部分的阿尔萨斯,以避免落入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手中。西班牙希望能清除与西属荷兰之间的障碍。因此引发了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在被敌国包围,以及匈牙利给予全权处理的情况下,西班牙在1646年将南郡的领地(大部分位于上阿尔萨斯)以120万塔勒(1塔勒=3马克)的价格卖给已占领该地的法国。因此,当1648年,西发利亚和约结束三十年战争之后,除了一些城镇维持独立,大部分的阿尔萨斯成为法国领土。条约中认为阿尔萨斯是“拜占庭”且令人困扰。这被认为是蓄意要让法国国王及神圣罗马皇帝都无法完全控制该地,并造成双方对立,让阿尔萨斯能保有某一程度的自治权。支持这论点的人指出,负责编写条文的帝国全权大臣伊萨克·佛尔玛是前阿尔萨斯教区秘书长。之后,阿尔萨斯与洛林成为德法之间争议不断的领土。因为战争造成大量人口伤亡(主要在乡间地区),自1648年至18世纪中期,大量移民前往瑞士、德国、奥地利、洛林、萨伏依和其他地区。1671-1711年,瑞士(特别是伯恩)再洗礼派难民涌入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成为早期再洗礼派运动的主要中心。1679年的奈梅亨条约巩固了法国的控制权。法国在1681年占领斯特拉斯堡,1688年开始,法军因“Brûlez le Palatinat!”政策开始入侵南德。1697年结束大同盟战争的里斯维克条约再度巩固这次的领土变更。然而,阿尔萨斯在法国是个特别的存在。当地政府、学校、教育依然使用德文,德国(路德教派)的斯特拉斯堡大学持续接收德国学生。禁止法国新教的枫丹白露敕令不在阿尔萨斯实行。虽然法国政府大力宣扬天主教,并在1681年要求路德教派的斯特拉斯堡座堂必须交给天主教,但阿尔萨斯与法国其他地区不同的是,当地对于宗教较为宽容。阿尔萨斯有孚日山脉作为与法国的界线,但是与德国并没有类似的天然界线。因此,阿尔萨斯在法国大革命以前,一直保留德国文化,经济上也较依赖德国。巴登 · 黑森 · 梅克伦堡-什未林 · 梅克伦堡-施特雷利茨 · 奥尔登堡 · 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安哈尔特 · 不伦瑞克 · 萨克森-阿尔滕堡 · 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 · 萨克森-劳恩堡 (直到1876年) · 萨克森-迈宁根绍姆堡-利珀 · 施瓦茨堡-鲁多尔斯塔特 · 施瓦茨堡-桑德斯豪森 · 利珀 · 罗伊斯旧区 · 罗伊斯新区 · 瓦尔德克-皮尔蒙特坐标:48°40′N 7°00′E / 48.67°N 7°E / 48.67; 7

相关:

网站公告: